热搜

期刊动态

专利信息

报刊博览

知识产权

最新征稿

出版资讯

活动预告

详细内容

浅谈兴趣教学在电工电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14-12-14     【转载】   来自:中国教育期刊网   阅读

  摘 要电工电子是工科类的一门核心专业基础课,但是具有概念多、抽象和难以理解的特点。职业院校学生的知识结构偏低,接受能力不强,加大了教学难度。根据教学经验,总结一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有效增强电工电子课程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电工电子;兴趣教学

  电工电子是工科类的一门核心专业基础课,具有概念多、抽象和难以理解的特点。职业院校学生的知识结构偏低,接受能力不强等实际情况,加大了教学难度。正如俄罗斯一句谚语所说:“你可以把马牵到河边,却不能强迫马喝水。”学生如果面对平淡无味的课堂教学,肯定会影响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积极性。

  1 教师魅力激“趣”

  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过:“教师把学生造就成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这种人。”教师的魅力是具有教育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学生学什么,怎样学,都有赖于教师的指导。而这种指导成功与否又与教师的形象魅力即教师本身的职业道德和具有渊博学识的形象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在学识、思想、仪表、操行等方面都能显示出较为完美的魅力,不仅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顺利完成课堂的教学任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的教学质量,而且能以教师的整体形象魅力造就学生完美的人格、健全的个性、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

  2 教学内容激“趣”

  合理选择教学内容,突出“学以致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程的教学目的不是灌输知识给学生,而是教会学生怎样应用所学的知识。所以,在教学内容选择上应注重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的应用相联系起来,运用案例教学(生活实例或专业应用)来简化知识点难度。

  例如,在讲解电阻的定义(导体在通过电流时对电流起的阻碍作用)和电阻的公式(其中,ρ为导体的电阻率,l为导体的长度 ,S为导体的截面积)时,如果照本宣科地讲解,学生很难理解。那么在讲解新知识点之前,注重理论知识和实际的生活应用实例相结合,给学生创设一个情境,引入新知识点:为什么“奇人”老马不怕电呢(图1)?

  这种有趣的实际应用,一下子就激发了学生的思考、讨论和学习兴趣。最后,教师再讲解老马为什么不怕电:原来老马的这双手不仅非常干燥,而且很粗糙,就相当于在普通人的手上戴了绝缘手套,也就是说老马的身体电阻要比一般人大得多,对电流的阻碍能力很大,实际通过他的电流很小(讲到这时,强调电阻的定义),所以老马不怕电。同时,在讲解电阻的公式时,可以给学生提出问题:怎么样的人更容易被电到?老马不仅手干燥、粗糙,身体电阻率ρ大,而且又高(导体的长度l大)又瘦(导体的截面积S大),电阻大,不容易被电到,所以又矮又瘦又嫩的人,电阻小,容易被电到。这样学生不仅很快就记住了电阻的公式,而且提高了对电工电子教学内容的学习兴趣。

  3 教学方法激“趣”

  3.1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主导,应该积极给学生创造良好、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学习环境中主动、积极地吸收知识的营养。这就需要改变单一、枯燥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地运用导入式、启发式、互动式、对比式、讨论法、小组学习法等多样化教学方法,以最大程度上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与思考,从而促进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有机配合,增强课堂的教学效果。

  3.2 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电工电子技术是一门具有工程特点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为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所学的理论,应注重实践教学,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努力做到将实践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项目教学法是指将传统的学科体系中的知识内容转化为若干个教学项目,教学过程围绕项目组织和展开,使学生直接参与项目全过程,是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的一种教学方法。如在学习“三相电路”时,引入项目任务“日光灯的装接与测量”,并提出具体要求:能正确连接日光灯线路,会调试;能正确使用常用仪表(如万用表、功率因数表等),会读数;加深理解感性负载电路中电压、电流及功率的关系,会分析;能通过调整电容的大小改变交流电路的功率因数,会应用。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项目任务要求,分组讨论,要经过获取信息、编制计划、进行决策、动手做(执行)、检查和评估等6个步骤完成任务。 

共有2页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技术支持: 时代之光 | 管理登录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