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期刊动态

专利信息

报刊博览

知识产权

最新征稿

出版资讯

活动预告

详细内容

矿山机械实践教学教师建设的探讨与研究

时间:2014-12-14     【转载】   来自:中国教育期刊网   阅读

  摘 要矿山机械实践教学工作关乎煤炭类高等院校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质量是关键,加大资源的支持力度和形成有效的教学资源链是基础。从5个方面来探讨矿山机械实践教学的教师建设。

  关键词矿山机械;实践教学;教师建设

  随着我国矿产行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矿山机械装备的设计与制造水平也不断提升。培养实践能力强、科技水平高的高等教育人才是煤炭类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教学目标。矿山机械的理论教学部分诸如其工作原理及选型计算等,就目前来讲,课堂教学问题并不是很突出,学生基本都能很好地掌握其知识要点,然而教师如何将课本知识有效地映射到实践教学环节,却是一个很重要的师资教学改革问题。

  1 实践教学前务实理论基础知识

  矿山机械装备主要包括掘进装载机械、采煤机械、液压支护设备、运输与提升设备、矿山通风、排水与压气设备及辅助机械设备等。教师在带领学生到厂矿学习之前,务必将此类设备的工作原理、结构及性能、配套原则及使用和故障维护等基础性知识稳打稳扎。另外为了更好地配合实践教学,丰富教学内容,针对机械类实习,教师最好多专业多学科学习相关基础知识,如采煤概论、矿井通风、矿山压力及岩层控制与矿山电工学等。虽然煤矿开采涉及的范围很广,知识面很宽,但毕竟不是矿山机械装备实习的重点,作为旁枝内容可以选择性地去学习与理解。

  2 增强厂矿现场实践经验的储备

  实践教师在掌握理论基础知识后,还需要亲临厂矿现场,这里所说的“亲临”是指亲自操作与体会的意思。实践过程中仍离不开教师的讲学与指导,比方说学生在煤矿装备机械厂看到掘进机、采煤机、刮板输送机和液压支架的时候,带队教师掌握好基础知识后当然能对它们的结构、功能和配套工作方式等进行详细讲述,对学生提出的一些问题也能较好地解决,然而当一些学生问到带队教师是否下过矿井时,一些未曾有过井下经验的教师此时可能会“招架不住”,尤其体现在一些女教师上,因为一般矿井是不允许女同志下去的。再者学生问到没有现场经历的一些教师,那么接下来该教师的实践教学说服力就会迅速减弱,哪怕是非常拿准的知识,学生认为的可信度也会降低,从而影响到教学的效果与教师个人的威信。

  另外,没有实践经验的支持,现场教学也会显得苍白无力,丰富程度比较差。没有“故事”的渲染,一些设备的运转和配套工作只能通过自己的臆想得到,没有眼见为实来得坚定。

  3 教学资源的协作建设

  教学的资料来自课本和其他一些纸质或电子资源,实践教学的目的在于从直观上让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掌握和运用书本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际生产技能与解决问题技能。实践教学可以说是知识传授的延伸,也可以说是知识的丰富化。理论上来讲,教学知识点越多越好,面越大越细越显著,然而实践教学的时间毕竟有限,要做好这一点很难。目前可参考的矿山机械装备实践类教材市面上并不多,内容更新速度甚为缓慢,跟不上科技进步的发展。有很多陈旧的设备已然淘汰很多年了,但一些课本上仍是以著者的年代来写作或再版;相反,一些新的设备却只字未提,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有脱钩迹象。如今这种状况有愈演愈烈的趋势,非常希望有关部门得以关注。

  针对这种现象,若要完备与更新教学资源,理论教学教师与实践教学教师就要通力协作,要不断进厂矿采集矿山机械装备的最新信息数据,然后整合加工,编制内部实习教材,内容要与时俱进。另外补充一点,编制实习教材时要尽量多采集现场实物照片,这样有助于学生重现现场情景,增强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随着日常生活的科技进步,学生大都使用智能手机,为方便更新及图片查看,也可逐步将纸质材料过渡到电子格式,增强多媒体的感染力。

  4 科学研究的补充效应

  为做好矿山机械的实践教学工作,实践教师还需尽可能地与厂矿合作,不论是横、纵向项目,只要付出真实的劳动,参与厂矿的装备的设计、制作、试验、验证等工作,每一次的合作都将有所收获,而且得到的通常是第一线资料和第一手资料。如此一来,教师个体的科研能力、素质大大提升,同时为承担的实践教学任务工作起来也会游刃有余。与厂矿合作的同时亦可熟悉厂矿技术人员,人际关系得以升华,在实际的带队教学中会得到很多的便利和通融。

  现在提倡的“2011计划”,也就是深层次的产学研合作路线,与厂矿合作建设也将是一些工科类院校的主流。作为矿山机械装备这一块,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及能源和煤炭行业“十二五”规划的要求,加大矿山机械装备行业科研力度的投入必将是时代的主题,实践教师若能抓住好这一契机,在矿山技术装备突破上定会有所成效与业绩。而且在进行厂矿科研工作的同时,也可以带领一些学生参与进来,尤其是硕导类及以上的实践教师在科研与教学方面兴许会渔利双收。

  5 提议学校与学院加强后盾支持

  矿山机械专业比较特殊,并不是每所高等院校都能很好地去开设,对于临近矿产资源的一些国家及省属地方院校比较有利,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靠山吃山”这句俗语意义还是很大的。但是随着高校师资队伍人才的不断流动,进进出出,反而将一些煤炭特色院校的色彩淡化了。科研基金支持热点方向不断变动,现在煤炭院校仿佛在慢慢蜕化,教职人员随波逐流,不再拥有学科特色优势了。老一辈起家的矿山机械装备的专家教授岁数较大,新一批的青年教师由于硕博专业研究领域问题又“青黄不接”,如此“传帮带”的效果并不好,造成了巨大的知识资源的浪费,很多院校现在都是“啃老本”,实验教学设备严重落后。

  因此,为做好矿山机械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学校应该给予相关支持,加大对特色学科的支持力度,重新梳理学院专业的前进方向。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如若丧失,学校培养特色人才方面与科研方面都会深受影响。只有学校得以重视,教师才会重下功夫,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方面才不会仅仅停留在表层研究与计划教学任务上。同时在学校尚未有大政策的指引的背景下,实践教师仍要努力和艰苦开拓,不忘“特色”二字的教学责任。

  6 总结

  综上所述,矿山机械是我国重要的能源产业装备,提高其设计、制造与技术水平需要不断引进高层次的专业人才。在社会体系中,高校将承担起培养专业人才的角色,在提高基础理论研究的同时,如何更好地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技能是目前一些高校不断思考的问题。抓住特色行业,培养实践经验,加大学科与科研资源的联系,优化高校矿山师资队伍的培养,应该是解决实践教学改革问题的指南。

  参考文献

  [1]钟玉海,王守恒,朱家存.高等教育学[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2]谢锡纯,李晓豁.矿山机械与设备[M].江苏: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5.

  [3]胡坤.《矿山机械》课程教学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

  2010(24):201-211.

  [4]杨宝林.矿山机械专业课教学中创新意识的探讨[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89-91.

  [5]曾明.高等学校教学团队建设的基本思路与制度保障[J].中国电力教育,2010(3):14-15.

  作者:程刚 郭永存 来源: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技术支持: 时代之光 | 管理登录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