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初中阶段,一个班级中,优秀学生的比例并不高,学困生明显偏多。教学中,抓好学困生的转变工作就成了教学的关键。所以,我在教学中,特别注意做好学困生的转变工作。具体做法是:
一、建立平和关系,了解亲近学困生
平和的师生关系,是形成良好课堂气氛的基础,是教学成功的保证,特别是教师和学困生的关系尤为重要。如果教师和学困生关系不和谐,冷落学困生,就会造成学困生灰心丧气,感到自卑,同时会表现出对老师的抵触情绪,对学习缺乏信心,更谈不上提高学习成绩;如果学困生和老师的关系融洽,就会积极顺应老师的期望,积极配合老师,以高度的热情投入学习。所以,我热爱、尊重和关心每一个学生,对学生做到一视同仁,不因为学生的成绩优劣、性别、出身的不同而产生亲疏和偏向,不论提问题还是组织课堂活动,机会尽量均等,尤其注意多给那些自卑感强的学困生有表现的机会,以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我注意了解学困生的心理特征和志向要求,记住他们的姓名,在课下和他们多交流,让学困生觉得自己在老师心目中有一席之地,能感受到老师对他的爱、关心和尊重,使他激发出健康的情感,变得生气勃勃,产生积极的学习动机,在课堂上积极配合,在和谐的气氛中学习知识,培养能力。
二、制定学习目标,科学引导学困生
一定的学习目标是学生获得学习动力的源泉。学困生之所以差,没有奋斗目标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所以,我专门及时指导学困生写学习计划,定学习目标。根据学困生的实际情况,让他们制定短期学习目标和长期学习目标,并经常检查所定学习目标,及时修改学习目标。目标订的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经过他们努力能够实现了。让他们经常达到自己的目标,尝试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为帮助学困生达到目标,根据学困生基础差、接受知识慢的特点,我利用课余时间帮助他们做课前预习,在课后及时督促他们进行复习和巩固。
三、家庭学校配合,共同督促学困生
对于学困生的转化,单独依靠学校和老师是不够的,必须得有家长的配合。而有部分家长对自己的孩子失去信心,认为他们不听话、脑子笨,不会有长进。这种思想对学困生造成了很大影响,成为学困生转化的思想障碍。因此,我经常和家长联系、交流,耐心细致地做家长的思想工作,让家长配合学校和老师,共同督促学生,做学生的转化工作。
四、积极给予鼓励,科学评价学困生
教师通过评价,能把学生及其行为的认识和教师的情感倾向,自觉或不自觉地传到给学生。如果学困生在学习中得到正面的评价,他们的内心得到了满足,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会感到有一种自我实现的快感,随之而来的学习积极性逐渐提高,同时也唤起了更高水平的需求。相反,如果学生得到的负面评价过多,就会产生消极影响,特别是学困生,会产生破罐子破摔的逆反心理,自信心下降。因此,教学中,我从实际出发,对具体人提出具体要求,使学困生也觉得有信心学好。对学困生的提问,要提些稍加思考就能回答对的问题,并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以加强其自信心。学生回答问题即使错了,也不指责,而是态度和蔼地指出或适当地加以提示,以免使学生难堪而影响学习情绪。所以,教师要善于利用有效的评价方法,捕捉学生学习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多肯定、少否定,是每个学生在既轻松愉快又热烈紧张的状态下,学习和掌握知识。
总之,在近三十几年的教学生涯中,我深深感到:对学困生的教育,要特别注意搞好师生关系,了解每一个学困生,并耐心的帮助和鼓励他们进步,他们就会全心全意地投入到你所教的学科,最大限度的挖掘他们的潜力,从而提高教学成绩。
作者:冀灵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