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期刊动态

专利信息

报刊博览

知识产权

最新征稿

出版资讯

活动预告

详细内容

新时代背景下红色文化的传承探析

时间:2017-01-11     作者:李博雅【转载】

四明山地区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是全国十九个革命根据地之一,也是中国南方七大游击区之一。在这片洒满烈士鲜血的土地上,红色精神孕育并且不断茁壮成长。然而随着现代社会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忘记了过去辉煌的红色历史,忽视了红色精神的传承问题。本文通过归纳四明山区红色精神及其文化传播方式,结合老中青三代对于红色文化传承状况的分析,阐述了四明山根据地红色文化发展的意义,最终完成对新时代下承载红色文化的核心价值的剖析。

一、四明山梁弄镇红色文化的兴起和发展

1、四明山梁弄镇根据地的历史文化及其革命发展历程考察

革命圣地四明山分布在宁波市西部,是全国十九个革命根据地之一,也属于中国南方七大游击区,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党和人民取得最终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具有四明山特色的红色文化和红色精神也渐渐形成。

2、四明山区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

红色文化生长扎根于中华大地五千年文化沃土,传承了中华文化精髓,弘扬民族精神,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无限的魅力。由于它产生于中华儿女为民族复兴艰苦卓绝的奋争历程,体现了中华民族前仆后继、忘我奋斗、不屈不挠和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因而成为中华文化经典中的一部分和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发掘和利用红色文化独特的精神内涵和价值功能,不仅有利于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性,还对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影响的红色文化产业新品牌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四明山梁弄镇的红色文化的现状分析

1、红色文化的再度兴起及其表现形式

红色文化产生于如火如荼的革命战争年代,时下的红色文化也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红色文化热”缘何再度兴起?笔者认为,这一现状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看:

(1)从精神需求效应看,“红色文化热”的兴起是发自人们内心的渴望和心灵的呼唤。改革开放30年来,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极大的改善,但一些人的心灵深处却出现了“荒漠”。红色小说的再版,红色电影的播放,红色之旅的推出,红色歌谣的传唱,唤醒了储藏在人们心底的美好记忆。

(2)从社会实践效应看,红色文化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理想和信仰拼搏奋斗。这一特定时代勇于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以及那些原汁原味的东西,为革命本色增添了一份无法复制的本色魅力,这就是红色经典超越时空的生命力所在,也是激励后来者追求理想和信仰的动力与源泉。

2、四明山梁弄镇的红色文化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然而不可忽视的是,在现今这个文化多元发展的时代,红色文化一直处在风雨飘摇的状态中,即使是曾经的革命根据地也不例外,它的记忆与传承状况不容乐观,其主要表现有以下三点:

(1) 红色文化的传承在中青年两代中出现了文化断层。通过实地问卷调查,不难发现,在老一辈当中,红色文化根深蒂固,时刻焕发着它的不朽魅力。同样的,通过前辈的言传身教,中年一代也继续着红色文化的优秀传承。然而,当笔者针对青少年进行调查时,接下来的现象却让人感到深深的震惊。在一个革命历史文化悠久的地区,当地的青年竟然不知道为什么这里会成为革命圣地,不知道在这里世代相传的红色文化的内涵是什么,他们甚至质疑为什么要去继承和发展在他们看来已经不适合当代社会的红色文化。

(2) 红色文化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在那个战乱纷争的年代,四明山区红色革命精神指导着当地军民进行伟大的游击战争,为两大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红色文化经过改革创新,融入了现代文明经济政治文化思想,成功带领当地人民走出了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然而,对于即将成长的当地的接班人来说,红色文化已经失去了它原有的内涵。在他们手中,红色文化被畸形地商品化了,被变相地当成了赚钱的便捷工具。

(3) 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和经济价值难以平衡。一般而论,红色老革命根据地经济欠发达,文化发展相对落后,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在当地居民眼中,红色文化和革命精神内涵被当做是发展和开拓当地红色经济的招牌。过多地重视红色文化带来的经济效益,反而忽略了其精神内涵和实质意义,造成了红色文化挖掘不够深入的现象,导致了当地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不平衡状态。

3、四明山梁弄镇红色文化发展偏离的动因分析

(1) 政府决策主导方向的偏离。对于红色文化发展模式的开发现在基本还是政府主导型的操作方式,政府是主要力量,当地政府虽然有意识要通过挖掘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来开发一系列的关于红色主题的相关产业,但是并没有挖到最深层,只是利用了其表层的文化经济价值。

(2) 社会交往中的潜意识忽略。笔者的调查结果显示,在日常生活中会谈论有关红色文化的人数占调查总数的23.6%,会通过新闻、报刊、网络等媒体关注时事,学习红色文化精神的人数占8.7%。然而,调查还显示,认为红色文化需要大力宣扬的人却达92.3%。可见,当今社会下的人们对于红色文化及其内涵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却没有落实到行动上,久而久之便在不知不觉中对红色文化产生了潜意识的忽略。

(3) 学校家庭教育的不完善。同样的,笔者在走访调查的时候发现,在家庭教育中,红色文化的教育几乎已经消失不见。在学校,红色文化的教育仅仅表现为一年一度的清明祭扫革命遗址,让学生们感觉扫墓只是一项必尽的义务活动,无法受到任何红色思想的熏陶,只重形式不重内涵,这也是阻碍学校成为红色文化发扬与传承的基地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4) 经济社会各种文化糟粕的影响。现在是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现代技术的高速发展,文化产业恰逢最佳发展时机,各种文化思想盛行,其中不乏一些文化糟粕。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年代,文化糟粕极易腐朽人们的思想。红色文化这种代表中华民族伟大精神和传统的思想在与外来文化的较量中摇曳,其所承载的精神内涵也已经岌岌可危。

三、传播四明山梁弄镇红色精神的战略途径分析

梁弄镇地处边远山区,经济欠发达,文化也相对的落后。党委、政府必须充分利用红色文化、红色精神正确的引导农民增强市场意识,提高自我完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引导农民增强文明意识,提高思想文化建设的自我创新能力。

1、抓住机遇,有效的利用社会环境。梁弄镇整合红色文化资源,发展农村文化,由思维到思路、再到出路,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失时机,主动适应变幻的环境。在良好的社会环境中开拓,在有利的社会条件下创新。弘扬红色文化、培养时代精神,赋予红色文化新的内涵,用发展红色文化引领社会,推动社会进步。

2、争取主动积极营造社会良好氛围。梁弄儿女是红土地的传人。红色文化对梁弄人民有着特殊而深厚的感情。镇党委、政府抓住这个有利的因素,因势利导,积极开展宣传发动工作,打造声势,形成舆论氛围,引导农民群众学习革命历史,发扬革命传统。

3、打造红色文化创造精品。梁弄镇党委、政府及文化中心应组织乡土人才,编写出体现红色理念、展示红色精神的民谣、名歌,丰富民间文化内容,活跃农村文化生活。坚持政府指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深入梁弄镇调查研究,撰写革命史记,烈士传记,文学作品,拍摄宣传片,影视剧,生产出一批影响久远的红色文化产品,给人民群众带来思想上的启迪,身心上的愉悦、审美上的享受。

4、发展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四明山梁弄镇地处优势明显,红色文化旅游潜力大。发展梁弄镇红色文化旅游,总体要求是,尊重史实,注重个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稳步实施。要以发展红色文化促进历史文化开发,人文景观与自然景区配套,文化旅游和生态旅游相结合,打造旅游精品,形成支柱产业,带动镇域经济社会发展。



技术支持: 时代之光 | 管理登录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