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卡评价成就每个孩子的精彩时间:2017-01-10 “多元智能理论”强调学生主动地自我评价,要求评价尽可能地反映出一个人的全貌。我校精心设计出了一套红卡、绿卡、黄卡、十二生肖卡的卡片,作为量化学生日常表现的载体,建立了星卡激励评价机制。它不仅包括对学生学科学习的激励,还包括对学生日常行为品德习惯的激励,关注学生不同智能和点滴进步。利用了多把尺子衡量学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内驱力,让他们的成长过程更加快乐。多年实践,星卡评价对孩子有激发自信,挖掘潜能,培养责任感和反思能力,养成良好的习惯等的作用。 一、应用“进步卡”,激发孩子的自信心 失去自信,就像一把潮湿的火柴,永远点不燃成功的火焰。班级里的“后进生”,往往缺乏自信,体验不到成功赞赏带来的快乐。为鼓励后进生,我专门召开了“每天进步一点点,我能行”的主题班会,鼓励后进生不“他比”,而要“自比”,寻找自己的点滴进步,让同学夸奖他的进步和优点,并对有进步的学生颁发进步卡,帮助他们找回自信。后进生就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 二、应用“特长卡”,挖掘孩子的潜能 “每个人身上都蕴藏着一份特殊的才能,那份才能犹如一位熟睡的巨人,就等我们去唤醒他。”教育的最大奥秘就是让孩子觉醒。要唤醒学生心中的“巨人”,使他的特殊才能不断成长,就需要不断的激励评价。江涛平时沉默寡言,在日常活动中,我发现他在体育场却异常活跃,在素质体能测试前夕,我每天表扬他有体育天赋,他越练越上劲,获得了冠军,领上“特长卡”时,激动得热泪盈眶。好孩子需要赏识,赏识使孩子的特长变得越来越好,孩子的生命潜能才会像火山一样迸发出来。 三、应用“班级卡”,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一个孩子在班集体里,应该认识到自己是这个集体里不可缺少的一份子,能够负责,应该有种“我为班级添光彩”的责任心,这样班级凝聚力才会越来越强大。张强不服管理,常拖班级考核后腿。我和班委“密谋”,决定反其道而行之。在班会课上,同学们讲了他好多优点。从那以后,张强事事在前,事事认真,从不违规。小小的“班级卡”改变了他的责任心,也改变了班级里几位特殊学生,班级里好人好事也多起来,大家懂得了遇事不能指责别人,懂得了关心集体,学会了合作与付出。 四、应用“黄星卡”,培养孩子的反思能力 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我们不能一味的表扬,还需要将惩罚引入教育过程中来。“黄星卡”就代表着批评和惩罚,通过惩罚促进学生自我反思,并加以改进,体现了惩罚教育的艺术性和对受惩罚学生人格的尊重。当然,惩罚只是教育的手段而非教育的目的,通过惩罚的手段,促使学生积极内省,深刻反思,直面心灵,认识自我,提升孩子抗挫折能力,才是我们真正的目的。 五、应用“家庭卡”,养成孩子良好的习惯 家庭教育是学生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学校构建了“5+2”家校共管教育模式。根据“跳一跳摘桃子”的原则,我们分年龄段制定了不同年级的《小学生一日常规》,设置了“家规”和“家务劳动清单”。如果孩子表现良好,家长在意见反馈栏内标注“建议发放家庭卡”字样。学校给了家长评价的权力,星卡让家长更加关注孩子的成长,孩子在家的行为习惯的有了很大的转变。 泰戈尔说:“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才使鹅卵石臻于完美。”如果我们把“鹅卵石”比作“学生”的话,那么“星卡评价”正是一种“水的载歌载舞”的艺术评价。它让每个孩子都有着不一样的精彩,它成就着每一个孩子的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