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优雅的教师时间:2017-01-09 优雅从哪里来?我认为:优雅来自于宁静淡泊的内心,善良博爱的灵魂,良好的气质、教养,丰富的教育智慧。 1、与书为友,教师的优雅源于书香的浸润。唐西胜老师说,“文化如水,点滴积累并润物无声,水滴石穿”。曹文轩也说:“阅读是人类最优雅的行为,也是人类最优美的姿态。优雅的教师是被书香浸润的。”无数事实证明,诸多教育专家和优秀教师,他们所走过的路虽不尽相同,但走读书这条路却是一致的。因此,肯定地说,一个教师没有在书海里摸爬滚打一番,成不了优秀教师。我们的古人曾指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如果一个人没有广泛阅读,行万里路,不过是一名脚夫;读万卷书,才能具有一双发现的慧眼,只有书读多了,你才会在别人司空见惯的教育现象中发现规律性的东西。因此,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只有抓住一切业余时间读书,才会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爱因斯坦曾经说:“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假如我们以相同的能力步入工作岗位后,都在一个起跑线上,业余时间善于读书和不善于读书的人相比,一年、两年,甚至三年、五年可能没有多大的区别,可是十年、八年就有高低之分了。善于读书的人和不善于读书的人便形成两个阵营。当然,读书不是一日之功,而是要持之以恒地坚持。所以,这是一条既慢又苦的路。 2、守住阵地,教师的优雅源自充满生命的课堂。课堂是教师的阵地。走进课堂,教师的能量在释放,学生的潜能被开发,师生的情感在交流,智慧的火花在碰撞,书本里冰冷的文字被激活,文化的生命在传承。课堂上教师那和蔼可亲的教态、那充满鼓励的眼神、那自然大方的站姿、那恰到好处的手势,一切尽收学生的眼中,那幽默风趣的语言犹如涓涓细流沁入学生的心田,“花自飘零水自流”,一切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没有哪位学生会不喜欢这样充满生命的课堂,而教师的优雅也在此时此地展现的淋漓尽致。 3、学会控制,优雅是不良情绪来时的适当化解。教师的工作是琐碎复杂的,我们所服务的对象是那些天真善良、童心未泯的孩子,随时都有可能发生让教师难于预料的事:课堂上,你正讲得起劲,却有个别同学在做小动作,甚至你拉我扯,窃笑不止,不仅破坏了课堂气氛,而且大煞师生上课的雅兴;下课了,同学们有序走出教室,总有个别调皮捣蛋者或大声喧哗、或插队或厮打;家庭作业总有几个孩子不完成,挖空心思找理由欺骗老师……我们也因此会发出怒其不争、恨其不才的感慨,甚至会火冒三丈,接着便是讽刺、挖苦和训斥。这样冲动的做法是最拙劣的行为。俗语说得好,“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此时,教师要忍一忍,放一放,用教师的爱心去暖化学生的心灵。原《德育报》主编陈茂林老师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曾说道:“爱学生是动力的源泉,成功的基础。和学生说话一定要想着说,慢慢说,好好说,努力从心底流出美的语言”。 4、言传身教,教师的优雅源于自身的人格魅力。几乎每个学生身上都有其教师的影子,教师的衣着、谈吐、行为举止无不是学生学习的榜样。记得在农村刚接手一年级时,有一阵子我总会拎一个漂亮的手提袋上班(装教案比较方便),既经济又实惠,没有多久同事告诉我,你们班有好几个学生都在拎手提袋上下学,细细观来,果真如此;我喜欢语文,尤其喜欢朗读,我觉得那优美的文字就是与我们心灵的对话,我要通过我的朗读让它们焕发活力,扣动学生的心弦,记得一次公开课上,我的一位学生的朗读把我和老师们都感动了,同事们都说她的朗读有我的影子,无论腔调,甚至表情。也许这就是教师的魅力吧,学生们会在一点一滴中搜寻教师的影子,举手投足中模仿教师的言行。黑格尔曾说,“教师应该是孩子们心目中最完美的偶像”。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塑造完美自我,对他们施以美的熏陶,以不辜负学生心中的“偶像”之美誉。 优雅的教师是静静绽放的花朵,永远散发着淡淡幽香。我深知自身不够优雅,但我会以一种宁静的心境、平和的心态去潜心教书,静心育人,追求我优雅的教师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