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结合目标 设计问题时间:2016-12-22 ——浅谈数学课堂中如何结合学习目标设计“大问题”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课堂中的问题不同于真正的科研数学问题,但却是数学课堂的灵魂。数学课堂中问题设置的恰当与否,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成败。而数学课堂中的问题不应是由许多小问题组成,而是有大问题间接统领着本节课的小知识点,并且能够与本节的学习目标呼应。目前在我的数学课堂中问题的设置,有成功的做法,但也有一些问题的设置值得商榷。数学课堂大问题的设置,以及怎样才能与学习目标恰当结合,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 一、“小问题”向“大问题”的转变 以往的中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唯恐学生对知识点理解不透彻。这种课堂教师站位过高,是知识的灌输者,学生成为知识的接受者,课堂变得枯燥。学生在课堂上思维得不到启发,收效甚微。“大问题”是相对于“小问题”而言的,“大问题”不是简单地将数学问题粗线条放大,它的“大”体现在恰当、精准,最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教师在“大问题”下,要随时进行适当的点拨、引导、启发,在互动交往中进行生命与生命的对话,以达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这个过程是开放的、真实的、灵活的、有效的。“大问题”在打开学生思维广度和深度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它更能激发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内驱力,更能激发学生形成深层思考的意识和习惯。因此,教师应尽可能将封闭的“小问题”转化为开放的“大问题”。 新课程改革赋予了课堂教学新的内涵和要求,高中新课程在实施过程中,除了教材内容的变化之外,教师更多地在学习新课程理念,进行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新课程课堂教学目标定位是执行课程目标的一种行动,也是一个由课程目标向课堂教学目标转化的过程,这一过程不仅代表了教师的个人意志,同时也反映了教师的团体行动,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教师团体学习下的个人决断. 二、数学课堂教学应重视目标定位大问题的研究。 一切教学问题的解决需要从问题产生的源头开始,而教学目标的定位问题往往是教学问题产生的根源.新课程知识技能、能力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贯彻与落实,能充分反映教师的价值趋向,三维目标简单的说就是:学会了什么(知识目标);怎么学会的(能力目标),带着什么样的心情学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既不是三个点,也不是放在一个平面上的一个个单独的目标,三维是一个立体的、全方位的概念.课堂教学中三个维度的和谐交融体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高度统一,体现了课改的方向,使日常的教学上升到追求真善美的境界,只有把三维目标有机的整合在一起,才称得上是有生命力的课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