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有爱有温度的教育时间:2016-12-22 李政涛老师在《请将学生邀请进生命里》回忆自己的成长体验,最让自己难忘的是小学时邀请自己吃了一盘炒鸡蛋的刘老师。这一刻,我不禁回想我的教育生涯,我又曾经为学生们创造了多少实现自我成长的体验,创设了多少让他们找到自我价值的活动情境呢? 作为教师,只有关注每一名学生的健康成长,实现师生关系的和谐平等,做有爱有温度的教育才能使学生实现个体的发展。 作为一名初中班主任,在班级的日常管理中,我们教师必须敢于放手,大胆地让学生参与自主管理,而不应总是“怕”字当头,怕学生不会管,怕学生完不成安排的任务,就全包全办,这样容易使学生养成消极等待的习惯。所以班主任在管理中要解放思想,放开手脚,真正让学生从教师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成为班级自主管理的主人翁。并且我们在设置岗位时,应关注到每一名学生,做到处处有人管,人人有责任,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每一名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有自身的闪光点,一个孩子可能在学习上不是最优秀的,但是在劳动、班级管理或者艺术发展中可能存在闪光点。 记得一名班级语文学习成绩E级的学生,我让他负责班级语文作业的布置与收发,上课前帮老师做好准备工作,慢慢的他找到了自信,他感觉老师和他成为了朋友,并且他为了实现好自身的带头作用,开始努力学习,并且能尽职尽责的履行自己职责。所以在班级管理中,我们要更多给学生自主成长的机会,可能教师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做的一件小事,教师所说的一句话,都可能起到“点醒梦中人”的作用。 实现自然和谐的生态课堂是当下许多教育工作者的追求,而爱就是实现这一教育理念的基础。对此李镇西老师就曾说:“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人情、人道、人性的教育。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 在新基础教育常识中有这样一篇文章《学生是种子,不是石头》,是的,如果把学生看作种子,那么我们的教育方式就是耐心呵护,平等对话,多项互动。 教育即唤醒,因此教师要有宽大、审慎、温暖的胸怀去包容学生,用自己的教育智慧引导学生迈向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