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谈谈主题班会的重要性时间:2016-12-22 在学校管理中主题班会是班主任组织、管理、教育学生的有效形式,是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良好途径。 教师的根本任务是什么?一言以蔽之:“教书育人。”“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遗憾的是目前不少教师重“教书”而轻“育人”,重“教育”而轻“培养”,重口头说教,而轻内化转变。北大怪才余杰曾说过:“一个人没有知识不可怕,没有骨气也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有知识而没有骨气。”这句话虽有点偏激,但也不无道理,我认为教师工作的落脚点就应放在培养学生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行为能力上,放在学生的内化转变上,而有效地组织各班开展好主题班会是达到此目的的最佳手段之一。 1.主题班会是教育学生和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形式。主题班会是具有明确教育计划、指向和内容的教育活动。它不仅通过计划实现对学生的教育,而且还能通过策划实施学生的自我教育。主题班会为学生创设了教育场景,由学生直接参与,并在教师的引导下,构建教育意义,习得教益。一个完整的班会,从设计到实施都要发动学生去参与,这使得学生的创造能力、组织能力、活动能力能够极大地发挥,体现出主体的能动性。自我要求、自我完善、自我进取的精神就会不断增强,这样就能达到自我教育的效果。 2.主题班会是增强班级凝聚力的有效手段。班级凝聚力以良好学风、班风的形成为基础。主题班会可以实现对学生集体价值观念的培养。它通过创设亲切、平等、宽松的课堂或户外活动氛围,及时、有效地批评和纠正学生中的错误想法或行为偏差,逐步构建刻苦学习、努力锻炼、互相关心、求实向上的班集体,从而形成强大的班级凝聚力。 3.主题班会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桥梁。主题班会一方面是师生展现个人才华、形象和魅力的重要舞台,另一方面也是师生同欢共乐、情感交流的场所。在师生互动、平等和谐的气氛中,教师可以“不为师”,学生可以“不为生”,师生共鸣,隔阂顿失。这种双向的、多向的和混合式的教育模式,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最佳桥梁。 总之,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想利用好主题班会这一载体,就要把主题班会作为一种课型来研究,加强重视,让主题班会真正成为吸引学生、充满魅力的课型之一,充分发挥班会课对学生的教育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