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期刊动态

专利信息

报刊博览

知识产权

最新征稿

出版资讯

活动预告

详细内容

谈教育前,先来谈谈关系

时间:2016-12-22     作者: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江南中学 王晓燕【转载】   阅读

中国教育有一句古训——“亲其师,而信其道。”。这句古训是说一个人只有在亲近、尊敬自己的师长时才会相信、学习师长所传授的知识和道理。那么,家庭教育亦然。良好的亲子关系是有效家庭教育的前提。

亲子关系在法律上是指父母和子女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在此谈到的关系更多的指向于心理学意义上的亲子关系,即更侧重于情感上的关系。在处理很多事情时,良好的关系能成为润滑剂,反之,则可能成为绊脚石。那么,要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父母们该怎么做呢?

一、多给孩子一些优质的陪伴。曾经看过一篇题为《爸妈的最爱不是我》的文章,文中以幽默兼具讽刺的语调控诉了当今社会电子产品剥夺了父母理应给予孩子的专注陪伴。当孩子需要你的时候,请问你在做什么?夺去你的注意力的是电视机?手机?电脑?随着平板电脑与智能手机的普及,“低头族”(指低头使用电子产品者)雄霸天下。当父母们在陪伴孩子的同时拼命玩弄手中的电子产品,请问此时可曾想过孩子的感受?一方面这一行为会让孩子产生被冷落的挫败感。久而久之,他也会不再需要你。此时你再想走近他,甚至走进他,可能为时已晚,难上加难。另一方面,家长是孩子的榜样,你的行为赤裸裸地向孩子说明了手机的魅力无法阻挡。当你再去要求孩子远离手机时,可谓自相矛盾。假如你锲而不舍地去要求他远离手机等电子产品,亲子关系开始变得紧张。除了电子产品,诸如此类的会剥夺孩子优质陪伴的行为,家长们都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改善与孩子的说话方式。很多家长在跟孩子说话时,习惯性地充斥着各种“你应该”“你必须”“你不应该”“你不能”这样的话语。这种居高临下式的命令口吻相信家长们自身也很排斥。请别以为孩子小、就该受。如果你发现孩子渐渐地拒绝与你对话,请一定好好地审视自己的话语中是否经常会迸出以上几个词。如果是,麻烦多说说“你觉得呢”“你认为呢”“可不可以”……多给孩子一些自我判断的空间,给孩子更多的可能,这样不但不易造成冲突,反而能将“灌输”转化为孩子的“自我认知”。另外,家长们在跟孩子对话时,请多给孩子一些肯定和赞赏。因为从心理学角度来讲:“你今天所传递的信息,将成为明天他对自己的认知。”但是不管是赞扬或是提出指正建议,都应该多注意表达技巧,切忌过于笼统。

案例:孩子主动跟妈妈分享在学校里不开心的事情。

针对孩子的行为,家长可以试着按照这样的模式跟孩子交流——孩子的行为+父母的感受+对父母的影响。针对本案例:今天你主动跟妈妈分享在学校里不开心的事情(孩子的行为)。妈妈觉得很欣慰很有成就感(父母的感受)。因为你把妈妈当作可以帮助你的人看待。这让妈妈觉得自己很重要。谢谢你!(对父母的影响)

三、保持稳定的情绪。曾听一位心理专家说:“母亲的伟大,在于能否保持稳定的情绪。”可想而知,拥有稳定的情绪对孩子而言有多重要。当然,不光母亲,对父亲而言同样重要。很多家长常常将生气、愤怒作为一种工具,借此来让孩子听自己的。更有甚者,自己不如意时,将孩子作为发泄不良情绪的对象。这样做非但不能彰显作为家长的权威,反而说明了家长的无能,在孩子眼中的形象大打折扣。曾经看过一个关于“暴力语言”实验的视频——《爱孩子,零暴力》。视频中很多自愿接受“暴力语言”实验的成人在实验后纷纷留下悲伤的泪水。这些“暴力语言”连大人都难以接受,更何况心智不健全的孩子们。因此,家长们一定不能忽视负面情绪所带来的危害,假如给孩子形成了“伴君如伴虎”的心理阴影,那么亲子关系可想而知,父母的话孩子还能真正听进去多少?

诚然,要维持良好的亲子关系,除去以上三点,家长们要做的还有很多。但是,家长们不妨从以上三点着手,慢慢地去改变,终有一日,你会发现一个不一样的自己,塑造一个不一样的孩子,营造一个不一样的家庭!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进行回复登录
技术支持: 时代之光 | 管理登录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