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素质教育需要高素质的教师时间:2016-12-22 素质教育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教师是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的传播者,是学生个性品质和人格的培养者,是成长成才的引导者,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党的教育方针能否贯彻,培养目标能否实现,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主导作用。 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这既是教师忠于职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要求,又是言传身教、以身立教的根本,更是时代发展与进步的本质体现。只有具备良好的素质才能担当起社会赋予的重任,才能更好地完成育人园丁的神圣使命。 “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名师出高徒,只有高明的先生,才能教出高水平的学生。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和科学文化技术的发展要求每一个教师必须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不满足于已取得的学历和掌握的知识,而应主动地进行知识的更新和充电,自觉拓宽知识领域,从而将最新的知识、最好的技能传授给学生,并在教育教学中不断积累新的经验,不断促进自身业务素质的提高。同时,紧随教育科学技术特别是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积极探索和运用新方法、新手段,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教育教学方法的提升,达至学生素质培养的新境界。 “身教重于言教”。师德是教师素质的核心和基础。“正人先正己”,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应该秉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原则,在严格要求自己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严格管教,力争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和带动学生,要做好“人师”。一方面要忠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立足本职,甘心奉献,把高质量的教育呈现给学生和家长。另一方面,要勇立时代潮头,做时代道德楷模,倡树社会文明之风。素质教育的主题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格,而作为教师更要树立创新观念和人才观念,在创新中汲取新知识营养,在创新中探索新的教育教学经验,在创新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在创新中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教师应尊重学生的独特个性和人格,爱护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是一种需要付出“爱心”的职业。老师应对所有学生倾注满腔热情,呵护学生的心灵,关心学生的成长,特别是对一时表现差、学习差的学生更应满怀爱心,以真挚的师爱去温暖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找回自信,促其不断发展进取。 总的来说,素质教育为教师素质的提高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顺应时代的发展、把握教育的规律、契合学生的需要,是摆在每位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