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敞开心灵 拥抱学生时间:2016-12-21 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教师要处理很多的关系,而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新课程理念倡导我们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和谐的。 在我的教学实践活动中,遇到的第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处理好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怎样与学生构建起积极向上的师生关系,怎样能在走近学生的同时树立起教师的威信。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亲其师,信其道”,作为年轻教师,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是件相对简单的事情,但是如何树立自己的威信真的是要努力修炼的。 首先,要给学生立好规矩,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让学生明确课堂是一个严肃神圣的地方,不可以像在家中那么随便,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当然教师自身要做好示范,严以律己,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言行、举止来引导学生,让学生明确课堂上应有的规矩。规矩立好了,不按照规矩来的,违反上课纪律的,教师也要适当的给予惩戒让学生知道,在课堂上就必须遵守规矩,随意践踏就会受到惩罚。这点要能持续坚持下来,切不可半途而废。严师才能出高徒,对待学生们是要宽严相济的,既要宽容的对待学生的失误,同时对学生严格要求。 再次,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是需要用爱来浇灌和培养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真正的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与心的呼唤。作为教师,我们要情感上热爱学生,生活细微处关爱学生,用自己的热情去温暖学生,这样孩子们会打心眼里喜欢老师,进而喜欢学习老师所教的学科。空洞的说教,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厌烦,在教学实践中看来,起的作用是不怎么明显的。以心换心,这样的教育才是人性化的,才是有灵魂的。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氛围,让学生在和谐生态中,自由生长。 第三,都说教育是一门艺术,是需要老师和学生共同来修行的。我很赞同这样的观点“对待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都应该采取积极的态度,正确理解‘民主’‘平等’的内涵,对教育过程发生的问题在思想上要有明确的认识,处理要适度妥当,既不小题大做,过分渲染夸大,也不简单粗暴,草草了事,这样才能促进师生关系健康、和谐。”学生毕竟是未成年人,会犯错、会有失误是很正常的,我们教师的处理要适当,既要让学生认识到错误,也要给学生留下改正的空间。循循善诱的劝诫,更多的时候往往比简单粗暴的训斥会更有力量。 在教育的道路上还会遇到许许多多的疑惑和问题,但是在我看来,师生关系处理好了,其他的问题都会变得简单,矛盾也好、抱怨也罢,真正让学生走入老师的生命,一切就会变得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