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常态下,做一名幸福的校长时间:2016-12-21 今天,站在“十三五”的新起点上,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我们的教育事业也要逐渐适应“新常态”,我们端氏小学作为全县唯一一所位于乡镇的县直小学,应当在适应“新常态”中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这一点,作为校长,我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对我个人而言,人生最理想的境界就是做一名幸福的校长。“新常态”下,校长的幸福,就在于教师能幸福的工作、学生能幸福的成长、学校能和谐幸福的发展。 一、做一名享受教育幸福的校长 (一)幸福来源于简单的内心。校长这一特殊的工作岗位,承载着太多的希望和理想。面对“新常态”,校长的幸福,应该是一种简单的幸福。一是个人追求的简单,要发自内心把教育当作事业,把建好学校、教好学生当成义不容辞的责任;二是目标的简单,要把让老师幸福工作、让学生幸福成长作为根本的工作目标;三是心态的简单,要保持一颗平常心,不急功近利、不追逐名利,淡定、从容地开展工作、享受工作;四是人际关系的简单,校长与全体教职工坦诚相待,阳光做人,大气做事,“一把手”简单了,下面的人也随着简单了。因此,做一名幸福的校长,首先要做一个简单的人。 (二)幸福来源于厚重的责任。“责任”也是我教育思想的核心。我曾提出过“责任胜于能力,责任心就是竞争力,责任感就是凝聚力”的理念。初任端小校长,我把自己定位为“一个有责任感的校长”,这是我对自己的鞭策和监督,也是我给自己定下的目标和方向。 二、做一名引领教师体味工作幸福的校长 (一)制度贵在执行。“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学校的正常运转,没有制度的约束是难以取得成效的。然而,制度的生命在于执行,制度的价值在于落实。制度只有真正贯彻执行、落实到位,才有执行力、公信力和生命力,才能成为学校的“根本大法”和教职工的“行为准则”,才能推动学校工作的运行和发展。 (二)管理注重人性。制度管理是学校管理的根本,是人性化管理的基础;人性化管理是制度管理的补充和提高。学校推行简单的管理、规范的管理、民主的管理。想问题、办事情,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学生的成长出发,一切从老师的需要出发,不讲大道理,不开长会,上班时间充分利用,不提倡加班加点。不搞一言堂,只要对工作有利,谁对听谁的。制度从大家中来,再到大家中去,力求做到管理的制度化与人性化互补,努力为教师提供一个愉快、幸福的工作环境。 三、做一名引领学生感受学习幸福的校长 (一)德育为先,指向幸福。我认为,教育是“农业”,春播秋收有其规律,依时而作,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教师是“农民”,农民培育的是生命体——庄稼,精心呵护,让庄稼自己更好地生长。为此,在义务教育阶段,让教师做农民,为做“大写的人”育“大写的苗”。 完整的人格教育是学校德育文化建设的核心。学校教育应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着力解决好“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重要问题。 (二)特色办学,延伸幸福。我们根据学生的爱好特长和潜在素质,充分发挥教育资源的作用,活跃学校的文化生活,拓宽育人渠道,让不同基础、不同天资的学生都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和发展。我们还结合学校实际开展艺体特色教育,通过各种艺术、体育活动,实现“一生一特长”的培养目标,不但让学生掌握技能,还教他们学会欣赏美、追求美。 四、做一名引领学校走向和谐幸福的校长 如果把和谐的校园比作一棵参天大树,那么我认为,优美和谐的环境就是这棵大树的根本,良好的校园人际关系就是它的枝叶,而丰富的校园文化,就是它的精髓所在,灵魂所在。 (一)创建和谐优美的自然环境。校园的自然环境应是和谐优美的。校园环境不仅包括自然环境,还应当包括师生创造的人文环境。一张张醒目的优秀学生照片、一篇篇精心挑选的佳作都可以融入校园环境的建设。尤其当校园环境浸透着每个师生的汗水,凝聚了每个师生的智慧,就更能激发每颗心灵的自豪感和对学校的热爱之情。 (二)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只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校园,才能称得上是和谐的校园。教师对学生无私的爱是师生关系融洽的前提。教师只有真诚地爱着学生,真切地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学生才能在和谐的校园里健康成长。“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身为教育工作者,还应引导学生彼此用心营造一种充满真情与关爱的氛围…… 综上所述,我认为在“新常态”下,好心态就是一种幸福,作为一名小学校长,要有想大问题、做小事情的务实心态;积极思考、乐观进取的阳光心态;珍惜成功、享受挫折的坚韧心态;抬脚有路、仰头是门的挑战心态;高明做事、宽容做人的豁达心态;积累满足、释放压力的自省心态,用幸福升华学校教育,用引领推动学校发展,做一名幸福的小学校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