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期刊动态

专利信息

报刊博览

知识产权

最新征稿

出版资讯

活动预告

详细内容

正确对待班里的“捣蛋分子”

时间:2016-12-20     作者: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朱台镇高阳中学 吴 阅【转载】   阅读

班风好比人成长的环境。大家都知道,环境对人的影响不容小觑,懒散的圈子助长惰性,而如果成天和优秀努力的人一起就会觉得自己勤奋一点是很平常的事情。记得老人曾经有句话,结交需胜己,似己莫如无。多看到别人的优点就有学习的方向,和值得自己去学习的人多交往沟通就可以潜移默化受他好的影响。放到学生身上,如果一个班里的孩子大都向上求学,积极进取,那么这个班的班风就整体有股催人上进的力量。而教师能做的就是把握好课堂的管理和纪律,不能让少数“捣蛋分子”占了先机,成了影响班级的主导力量。

对于后进生的转化和班里学生优点的互补,要留意观察那些同组小孩的优点,有某些方面特别突出、值得学习的孩子(比如有领导力特强的孩子、有亲和力极高的孩子、想象力创意很多的孩子等等),尽量让所谓需要转化的学生和他们多接触成为好朋友。朋友就是影响我们的圈子,学生的玩伴也很重要。所谓“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小组内的环境显得尤为重要,作为老师,要尤其关注小组长以及组内最有影响力的孩子的动向,让他们把正能量传播到整组。

我发现班里有些男孩特别难以管束,这样的男孩多数有个共同点,就是有一个或者数个姐姐,而男孩是家里众人宠溺的“小皇帝”。我之前看到过一个关于分析犯罪心理的帖子,在分析罪犯成长背景的时候,提到一类人:“在家庭中的地位非常高(小皇帝),而出身家庭的社会地位非常低(家境贫寒),这样成长环境中的孩子极度自卑又自负,因家中宠溺造成很多性格缺陷且不易与人相处”,而在学生时期又因家境不好同时性格不好而备受外界嘲弄排挤,极度反差的内外环境会让孩子三观扭曲。所以对待这样的孩子不能一味打压批评,一味受到排挤会使孩子的心理健康受到影响。严格打压的政策对于这样的孩子远远不够,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更重要的是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三观。孩子明白了是非,自然会从“问题学生”慢慢向好的方向转化。

老师要定期与“问题学生”谈心,和他讲清楚道理,跟他谈谈你对他使这些调皮而引起老师或者同学注意的小心计的感受,让他明白怎样的做法才是真正为他好。真正对学生的成长影响最深的,是对他们最用心、和他们交流最通畅的人。虽然我们只是陪伴学生走过很短的一部分中学时光,但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我们要尽可能的理解他们,与他们交流。让他们体会到我们的用心,而不是让他们觉得自己只是老师的成绩机器。


 

技术支持: 时代之光 | 管理登录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