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时间:2016-12-20 走进学生的心灵,及时洞察学生的心灵世界,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因势利导,有的放矢的教育,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的组织过程中,我们一定要用心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只有这样教育才是幸福的。 尝试与学生做朋友。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基础,教师只有在与学生建立了和谐融洽的关系之后,才能充分发挥积极作用。我们一定要学会与学生做心灵相通的朋友,从人格平等的基本观念出发,做到把学生看成是有主观能动性的,有自尊,有感情,有思想的独立个体。 给学生平等对话的机会。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我们要放下架子,放下居高临下的姿态,给学生一种敢说敢想敢做的学习氛围,要善于倾听,尝试从学生的角度去看待问题,给学生平等对话的机会,让学生觉得老师是自己一个值得信赖的朋友,从而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自觉愉快地接受老师的教育。 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古人说得好,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是人总会犯错,总会有不足,何况人生之路十之八九坎坷不平、荆棘遍布,能够坚持梦想,做到不放弃、不松懈的人毕竟是少数。我觉得我们老师在教育学生时,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尤其是中等生和后进生,我们要用放大镜去寻找学生身上的优点,其实每个学生都有很多可爱之处。教育专家魏书生老师是这样看待中等生后进生的——他们每天上学,即使把中文听成日文,却还能坚持在椅子上一坐一天,这是何等的耐力。他们考试屡考屡败,这是何等顽强的抗挫能力。他们如此艰难,却很少有人理解同情还受到批评指责。我想,老师们如果能够理解这一点,就应该多给中等生、后进生一些关怀、希望、鼓励甚至表扬。 让学生在老师的欣赏中,愉快地接受教育。哲学家詹姆士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就是渴望被肯定,而学生更是如此。人们总是喜欢褒奖不断增加,批评不断减少。任何人做事都希望得到人的赞赏。所以老师不要吝惜对任何一个学生的赞扬和肯定,赞美是阳光空气和水,是学生成长中不可缺少的养料。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要多使用表扬的武器对学生的点滴进步给予发自内心的表扬和赞赏,努力让我们的学生都能感觉到自己的进步。学生们就会不自觉地提高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从而增加学习兴趣。差生的表现,易出现反复,老师要有耐心、恒心,这样让学生在老师的欣赏中,愉快地接受教育,自觉地改进,完善自我,实现自我发展。 总之,作为教师,必须善于抓住每个有利时机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倾听学生心灵的声音,捕捉起瞬间的心理变化,用心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等多方面的问题,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老师的关心,知道老师在爱着他们。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是幸福的,才是孩子们乐于接受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