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建设一个优秀的班集体时间:2016-12-19 班主任工作的最终目的是建设一个优秀的集体,营造一个学风优良、蓬勃向上的良好环境,让在这个集体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得到正确的引导和充分的成长。同时,班级是学校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班主任作为班级的领导者、组织者、教育者和服务者,怎样才能建设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呢? 一、摸清班级情况 只有把班情掌握得清楚,才能正确判断班级在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实际情况,以利于班主任准确地找差距和确定奋斗目标,使班级建设增强针对性,减少盲目性,提高工作效率。要摸清班情,需要进行必要的了解、调查、观察、访问等工作。调查的方法可多种形式,如直接同本班同学谈心征求他们的意见,经常就本班的实际情况同各任课老师进行交流,他们的意见对班级建设有导向作用,也可以征求其他班同学的意见等等。摸清班情会使班主任心中有数,使整个班级的工作做到有的放矢。 二、加强班干部建设,培养德才兼备的班级核心 我们要注重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努力发扬学生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班集体的形象往往是靠班干部来维护,这就要求班干部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要有集体荣誉感,时时处处以一个干部的身份严格遵守各种纪律,班主任要让全班同学知道班级学期奋斗的目标及要采取的主要措施,要让班干部明确自己在班级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一是榜样示范职能,二是具体事务的管理职能。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配合班主任使班级朝健康进步和谐的方向发展。 三、形成科学的班级管理体制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一个集体必须有一定的行为准则与判断标准,这就是集体规范。要使制度条例真正成为全体成员的集体规范,不可脱离实际,要得到大多数集体成员的认同,必须与学生的自我管理相结合,只有当学生高度自理并积极参与管理时,才能达到班级管理的最佳效果。自我管理的过程是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和树立集体主人翁思想的过程,也是班集体凝聚力形成和巩固的过程。不失时机地对学生提出科学的合理的行为要求,并通过正确的教育引导和训练,巧妙地运用形成规范的心理机制,就能够逐步将管理目标转化为集体的价值观和集体的习惯与传统,进而形成训练有素的班风。 四、树立良好的班风 对于一个班集体来说,班风是班级的灵魂,是班级建设的核心,是引领我们前进的旗帜。一个班集体要想有凝聚力,必须加强团结。因此,在每接一个班的第一次班会上,我就让同学们说说你认为以前的班级有哪些优点,然后,我提出希望:希望我们这个新的集体能把这些优势发扬下去,塑造一个更加优秀的集体。利用这一时机,我及时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和行为规范教育,从言行举止到文明礼貌,从思想进步到全面发展,从团结同学到关心集体,从刻苦学习到遵守纪律,通过多种形式宣讲这些要求,化抽象的条条框框为学生们身边随处可见的现象,使之能尽早地变为他们的自觉行为,为良好班集体的形成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五、个别教育、班主任与家长的合作 班级体中的每个成员水平都不是相同的,总会出现在学习上卫生上纪律等方面不积极进步的学生,或是一些孤立、不团结的情况,此时班主任老师就应针对个别学生进行个别化教育。班主任在摸清学生情况的基础上,认真分析研究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因材施教。通常我们所提到的个别教育是针对学困生的,其实不然,优秀生同样不可忽视。 作为班主任,总是会邀请家长到学校,就学生的一些问题进行沟通交流。老师不应该是单纯的向家长先去告状和指责,老师应该要家长明白,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长的一言一行对孩子有什么样的影响,要家长树立榜样,做学生的指导师。班主任还要通过与家长的交流了解到孩子对同学、老师、班集体的看法,在家长和教师的合作关系中达到共赢的效果。 一个优秀的班集体是学生和老师共同的“理想园地”,塑造这样一个温暖、和谐、团结、统一的集体是需要班主任和学生能够共同努力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