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期刊动态

专利信息

报刊博览

知识产权

最新征稿

出版资讯

活动预告

详细内容

幼儿入园分离焦虑的成因分析与对策研究

时间:2016-12-18     作者: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桑村镇中心幼儿园 于 斌 李本玲【转载】   阅读

现在的幼儿在家庭中受到家人的千般宠爱万般呵护,大都对家人产生了强烈的依恋感。当他们脱离家庭,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幼儿园时都或多或少的存在分离焦虑的问题,有的孩子哭得呼天抢地吵着要回家,有的孩子不吃也不喝,还有的孩子大小便全都拉在自己的身上等等。这些情况造成许多家长为孩子入园而烦恼。现就分离焦虑问题谈谈粗浅的认识。

一、幼儿入园分离焦虑的成因

1.环境氛围的改变。当幼儿在家里时,整天与父母及亲人在一起,一日活动比较随意,计划性不强,在心理和行为上都很依恋亲人。而幼儿园对于新入园幼儿来说,是既新鲜又陌生的,陌生的环境,陌生的面孔,以及陌生的生活要求,这让幼儿在心理上容易感到恐慌和不安。再加上幼儿只能看到老师和小伙伴,并对这两者还没有形成依恋,心理失去了依恋对象,自然会产生一种不安全感,从而极力回避这个陌生的环境,渴望回家。

2.家庭教养方式的影响。在家庭中,家庭成员对幼儿的溺爱,加上过于周全的照顾,忽视了对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将会增加幼儿对亲人的依恋,同时由于父母顾虑幼儿的安全而限制他们在生活中的探索活动,由此以来更加深了其对亲人的依附感,当幼儿入园以后,由于班里每个幼儿都需要老师的照顾,而老师由于精力有限,没办法对每个幼儿进行细致体贴入微的关心照顾和教育,这就需要幼儿自己面对在园的一日生活,如:吃饭、盥洗、穿脱衣服、入厕等,而由于家长在家没有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这就造成幼儿在园里的生活受到很大的挫折,自尊心受到打击,从而不愿意入园。

 二、缓解幼儿入园分离焦虑的策略

 一是组织多彩的活动,转移幼儿注意力。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多彩的活动,转移幼儿注意力,减轻分离焦虑,或布置新颖而富有情趣的活动室环境,安排生动活泼的活动,提供有趣好玩的游戏材料,从而引起幼儿的兴趣,转移其注意力,便于淡忘分离焦虑所带来的痛苦。如,在一次午餐时,晨晨拒绝吃饭,哭闹着要妈妈,许多孩子也学晨晨绝食或大哭示威。陈老师反复哄劝:“快吃,快吃,吃过饭,妈妈就来接你了。”好说歹说,勉强奏效。吃过饭,孩子们发现妈妈并没有来,于是整个活动室瞬间哭声一片。此时,教师应该组织游戏活动,适时转移幼儿的注意力。做游戏是幼儿最大的乐趣,当幼儿沉浸在新的游戏活动时,他们的孤独感就会慢慢消除,逐步融入幼儿园生活。

二是和蔼宽容的态度,悉心呵护幼儿。教师在幼儿入园第一天时,就要以和蔼的态度、温暖的语调来迎接幼儿,以细致的照料、友善的宽容给幼儿留下妈妈般的印象,并用身体抚触的方式让幼儿体验“老师和妈妈一样亲”,从而逐步引导孩子把对妈妈的依恋转移到教师身上,尽快完成依恋替代,缓解分离焦虑。如,午睡时,浩浩坐在床上放声大哭:“奶奶,奶奶,我要奶奶……”张老师走过来,顺势坐下:“来,睡一觉,到时候奶奶就来了。”“浩浩真棒!”以为安慰起了作用的项老师刚起身准备帮别的幼儿脱衣服,浩浩又放声大哭起来:“奶奶,奶奶……”这时的浩浩看似是想奶奶了,其实是在向项老师发出一种求助信号——老师,请陪着我!因为幼儿的依恋对象不在身边,老师又没有采取妈妈般的关心和照顾,幼儿的情感需要得不到满足,内心会产生不安全感,分离焦虑的状况就得不到解决。

三是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幼儿有入园适应期,家长也有。家长将幼儿交给幼儿园后,往往表现出担忧和不安。幼儿在园一日的吃喝拉撒睡等各个方面都是家长关心的话题。为此,教师要把握家长对幼儿入园后的关注点,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一日表现,也可以采取区域活动、户外活动、进餐活动等形式展示向家长展示幼儿的在园活动,以此来消除家长的疑惑,让家长对幼儿在园生活放心,进而积极与幼儿园合作,共同为缓解幼儿入园分离焦虑而努力!

  幼儿入园分离焦虑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只要对幼儿入园分离焦虑所产生的原因及问题有充分的了解,积极采取恰当的教育方式,就一定能大大缓解幼儿的入园分离焦虑,有力促进幼儿身体和心理各方面健康发展,为每个幼儿美好而灿烂的明天打下坚实基础!



技术支持: 时代之光 | 管理登录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