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期刊动态

专利信息

报刊博览

知识产权

最新征稿

出版资讯

活动预告

详细内容

新课程理念下的班级管理浅探

时间:2016-12-18     作者: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底阁镇中心小学 康海勇【转载】   阅读

新课程的中心理念是注重过程本身的价值,以人的发展为核心,强调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作为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管理者和策划者的班主任,应当树立正确的教育管理观念,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和自主管理能力,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建立和谐的班集体。

一、为了学生的发展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而“班级管理的终极目标是教育人,培养人,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新课程下的班级管理也应注意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1.以人为本。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树立人本主义的现代教育管理理念,进行民主管理,满足学生生理和心理等方面的需求,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这样的管理才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

2.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习惯。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更重要的是重视学生品行习惯的培养。在这方面,广大班主任积累了很多行之有效的做法,总结起来大致有这样几点:一是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良习惯,而是持之以恒的训练改正,三是班主任要以身作则,四是建立规范的制度,五是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习惯养成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但只要能改变观念,抓住根本,坚持训练,就一定会有所成就

3.构建自我评价的发展性评价观。如果没有了自我评价,那么自主管理就失去了方向。自我评价既可以使学生得到反馈信息,又能加深学生对自己行为的自我认识,这是一个深化了的认识过程。顺应这种发展形成发展性评价观,能让孩子在“鼓励中发扬成绩,在微笑中认识不足”。

二、自主管理

自主管理指的是学生自主管理班级、学生自我管理、自主发展。我认为班主任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工夫:

1.注意自我教育。新课程注重学生的自我,班级管理的自主也要强调学生的自我教育,在自主管理的实践中认识自己的不足,调整制定发展规划,形成不断前进的持久动力。

2.实现角度转变。班主任不但是传统意义上的师者、长辈、权威,更应该是朋友、伙伴、参谋,唯有如此,才能使学生也实现角度转变,成为班级真正的主人,这与新课程的师生观是一致的。

3.实施全员管理。自主班级管理也应注重学生的全员管理,建立起让学生能够全员参与的管理模式,增强每个学生的集体意识和主人翁观念,使自主管理成为每个人自觉自愿的行动。

三、建立和谐的班集体

班级管理就是人的管理,在管理过程中,必然会有家长、学校、社会等相关联的因素介入,因此在班级管理中,同样也需要关注师生关系等多方面因素,而构建一个和谐的管理环境就成为班级管理的重要一环。

1.走进学生的心灵,关爱每一个学生。我们要关注学生学习成绩,但更要关注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价值观。面对千差万别的不同个体的不同特质的学生,最重要的是平等,我们只有尊重和关心每一个学生,做学生的良师,也做学生的益友,走进学生心灵,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才会使班级在教师的关爱中成为和谐的班集体。

2.建设和谐的班级文化。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和育人环境,促进学生认知与情感的和谐发展,这是创建良好班集体的首要 条件。墙报、手抄报、班会活动、课外活动、环境布置等,无不体现着一个良好班级体所形成的班级文化。因此,我们必须重视班级文化的建设,以促进良好班集体的形成。

3.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实施开放式管理。新课程倡导合理灵活地利用各种课程资源进行学习,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通过多种途径满足学生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的需要。班级管理中除了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外,必然会有社会、家庭的介入,社会、家庭的介入如果能发挥积极作用,必然会事半功倍。

总之,班级管理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如何提高班级管理效益,使班级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有机地统一起来,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值得深思的重大课题。


 

技术支持: 时代之光 | 管理登录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