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期刊动态

专利信息

报刊博览

知识产权

最新征稿

出版资讯

活动预告

详细内容

转化学困生的几种有效方法

时间:2016-12-18     作者:山东省滕州市善南街道贾庄小学 吴美菊【转载】   阅读

所谓的学困生是指生理、心理、知识、能力、方法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未能及时正常地开发智力,暂时未能达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需要采取特定的教学手段、施以相关的辅导改变存在差异的学生。怎样转化学困生,班主任不仅要有热心、还要有耐心和智慧。下面谈谈我在转化学困生工作中的体会:

一、创设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愉悦,是一种积极的学习状态,它能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激发智力活动,巩固所学的知识。教学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学生的智力因素,还取决于他们的情绪、态度和学习动力等。因此,我在教学的过程中,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利用愉悦的氛围来感染学生,激发学困生的兴趣,让学生眼看、耳听、动手、动口、动脑,多种感官协同活动,多给学困生展示自我的机会,为他们打造表现自我的平台,使学困生感到自己也是被重视的,被关注的,并感受到师生之间和谐的情感交流和融洽的合作气氛,从而产生愉悦的心情,不再厌学,而是乐学,对学习充满乐趣。

二、巧用赏识,增强学困生学习的自信心。自信是成功的起点,是前进的力量。学困生由于学习成绩差,在学校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和同学们歧视,有较强的自卑感。作为教师,对这部分学生应该加倍关爱,包括他们的学习、生活、兴趣爱好等各方面给予帮助和支持,提高他们在同伴中的形象,以爱心唤醒他们内心深处的求知欲和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赏识教育法的创造者周弘曾说:“不是好孩子需要赏识,而是赏识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好;不是坏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坏。”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学困生何尝又不希望有这样的机会而受到赏识呢?作为教师,要用放大镜寻找学生的闪光点,认真审视他们的优势,及时给予肯定和激励,帮助其在实践中建立自信。有时可能无意中的一句话就会改变孩子一生的命运。让我们用赏识教育培养学困生的自信心,带他们走出心理的困境!

三、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调动学困生学习的积极性。歌德曾说:“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学困生学习兴趣的缺失是学习困难的根本原因之一,课堂上教师要善于运用幽默的语言、生动的比喻、有趣的举例,调动学困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寻求激发学困生兴趣的方法,例如,采用比赛、游戏、实验、讲故事等教学方法去挖掘学生的学习动机,特别是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等,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而且还有利于学生的视听、思考、言语整体结合。

四、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学困生的转化。由于学困生是一个长期问题,不是短时间就会取得成果的,也不是只靠教师一人之力就能完全做好的。因此,教师必须主动与家长联系,共同研究制订转化方案,共同督促孩子学习。教师要及时向家长通报其子女取得的每一点成绩,得到家长的进一步支持和配合,达到转化的目的。家长应该为孩子营造建康、愉悦、和谐的家庭氛围,从生活上多关心他们,不能再抱一种失望或淡然处之的态度,使这些学生感到老师和家长对他们的期望很高,对他们充满信心。这样,他们才会有动力,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总之,转化学困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孩于是多变的,更是可塑的,而对犯了错误的孩子,一个好老师,仅仅靠自己去关爱学生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耐心和智慧。要认真对待学生的差异,在情感上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呵护 。在教学上。要优化课堂教学,让学困生体验成功,在学习方法上,要加强学法指导,使学困生把学习压力强化成学习动力,这样才能取得更多的成效。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动他们、用正确的方法去教育引导他们,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优秀的学生。



技术支持: 时代之光 | 管理登录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