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势而导 因爱而变时间:2016-12-17 陈是班上的一名留守儿童,爸爸妈妈远在外地工作,一年才能回来一次,年事已高的奶奶照顾他的学习与生活。长期的留守生活、奶奶无原则的溺爱,导致聪明的他有了强烈的依赖心和极度的无责任心。在班上的表现更是很让老师头疼,在受到老师批评时也没少遭到学生的嘲笑与轻视。 在教学《节余多少钱》(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课时,其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经历加减混合计算的过程,掌握加减混合计算的方法,并能用加减混合计算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时,我根据教材中“进城务工”这一主题图的相关信息,让身为留守儿童的陈来为大家现身说法,提供教学所需的现实情境。他讲到:“我与奶奶一起生活,爸爸每个月给奶奶寄2349元钱回来。”这时,教室里孩子们的笑声打断了他的话。我问大家:“你们笑什么呀?”一个孩子站起来说:“他爸爸每个月寄钱回来,真有意思!”听了那孩子的话,陈紧皱眉头,一幅很无奈的表情。我立马接过那孩子的话,语重心长地说:“你们不知道,他奶奶已经60多岁了,没有能力挣钱,还得照顾他的学习与生活,这些钱不让他爸爸寄从哪里来呀?为了生活,他的爸爸妈妈都到很远的地方去打工了,他唯一的依靠就是他奶奶,不象你们,天天和爸爸妈妈在一起,感受着爸爸妈妈的爱与家庭的温馨……”陈接过我的话说:“奶奶不识字,行动也不方便,我放学后就到家教里去做作业,放假了也大多是在家里看电视,超市没去过,公园没去过……”说到这里时,他已经哭出声来了。教室里异样的安静,大家都呆呆着望着他,不晓得说什么好。好几个孩子拿出纸巾为他擦眼泪…… “孩子,不要难过!其实你的爸爸妈妈也是为了让你有一个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才这样的,你奶奶这样疼你,老师和同学们都很喜欢你,天天和你生活在一起,你也是幸福的。”我对他说道。然后我转身对大家说:“陈的情况确实是这样,作为他的同学,大家刚才做得很好,为他擦眼泪,为他难过。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多关心他,多帮助他,让他和大家一起开开心心地学习生活。” “好!”大家齐声答道。 接下来,我又根据家访得到的情况告诉大家:“陈的奶奶除了爸爸每月寄回来的钱之外,政府每月还发给她55元的生活补助,八月份他们共用去1870元。”之后引导学生提出了“八月份奶奶节余多少钱?”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后,大家得出奶奶八月份节余534元。这时,有几个孩子又问:“为什么还要节余呀?爸爸每个月都会寄钱回来,节余钱干什么呀?”连陈也不理解地说:“奶奶每次都说要节约,还说爸爸寄回来的钱不够用,原来还有节余呀!”孩子们天真的想法让我有些意外,我满怀深情地对大家说:“奶奶一生经历了战争、饥饿……,她懂得节约的重要性,也知道孩子的爸爸妈妈在外面工作不容易,这些钱是他们的血汗钱,不能乱花。再说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不管我们的生活条件怎样,都要象奶奶一样注意节约!”然后我又对陈说:“你和奶奶一起生活,总免不了生病,手中没有余钱,遇到这些特殊情况又怎样去应对呢?所以,孩子,奶奶不是要骗你,而是想更好地照顾你,保护你,你懂吗?!” 课后小结的时候,我再次对大家说:“今天陈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为我们提供了学习情境,在学会混合计算的同时,我们也知道了留守的他生活不易,我倡议大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要与陈好好相处,在他有困难时主动帮助他。” 自那以后,陈变了,课堂上积极了,课后文明了,学习成绩上升了,在家里还时不时地照顾奶奶。班上的同学对陈也更友好了,不笑他身上有汗味了,不讽刺他见识少,不嘲笑他作业做得差、考试分数低了……主动辅导他学习、放假了带他到自己家里去玩的同学多了。整个班集体变得和谐,友好了。 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老师,我们要抓住每个教育机会,因势而导,关爱每个孩子,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给他们做人的道理,让他们身心健康、快乐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