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期刊动态

专利信息

报刊博览

知识产权

最新征稿

出版资讯

活动预告

详细内容

善导心理促实效

时间:2016-12-17     作者:江苏省丰县顺河镇顺河初级中学 张锋【转载】   阅读

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多年来,笔者一直很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曾先后申报并研究结题了两项心理类市级教科研课题,总结这些年来的实践心得,有以下几点可供大家参考:

一、要高度重视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争取成为受学生欢迎又有威望的人

我们都知道“亲其师则信其道”的道理,但在现实生活中,却一直有老师没做到尊重学生、爱学生,而是经常运用高压手段去迫使学生学习,结果学习效果经常不理想,而且有的还造成了师生之间的互相伤害。实际上,我们不可将学生简单地视为不成熟甚至很幼稚的孩子,要像于永正老师说的那样,“蹲下来看学生”,在人格上充分尊重,平等相待,设法去赢得学生的喜爱乃至崇拜,既要做一位“严”师,更要做一位“好”老师,最好能成为孩子心中的“老大”,让孩子都变成自己的铁杆粉丝,如果能做到这一步,则教育教学效果不可能不好!当然,这里需要特别提醒的是:作为老师,不能仅仅在孩子面前扮演一个“好人”的角色,如果无原则地迁就学生,教学中再无高超的技能吸引学生,即便你再怎样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恐怕也一样无法换取学生的尊重和爱戴,教育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的!

二、要努力营造积极向上、勤奋学习的班级氛围

无论是孩子还是成年人,大家都容易受从众心理的影响,因此,班级中的整体氛围就像是大多数学生心理的风向标一样,会对一个班级的发展产生非常大的影响。那么怎样设法营造一种积极向上、勤奋学习的班级氛围,引领大家共同进步呢?我们认为可以考虑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首先,应设法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就感,引导他们建立自信,产生对学习的浓厚兴趣。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该有针对性地开展辅导,给他们布置不同的学习任务,不能搞一刀切。对于比较优秀的学生,他们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大都比较好,基础也很扎实,普通的、较容易的学习任务,容易让他们产生倦怠、自满情绪,却忽略了自身尚存的不足。对于这类学生,可以在课堂上适当出一点“智慧挑战题”之类的题目,通过努力,他们能做出这些别人不能做出的题目,自然就容易有成就感;而对于中等及中等以下水平的学生,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防止他们在和优等生的比较中产生挫败感,可以经常通过私下谈心甚至写信的方式,多鼓励他们,引导他们找到自身的长处,帮他们制定更切实可行的目标,通过指导他们循序渐进地不断实现一个个具体小目标,就可以让他们逐步树立起自信,坚持学习、进步。

其次,在具体操作时,给学生布置的学习任务、提出的要求一定要明确、具体,并注重及时检测和反馈,这便于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效果,然后采取相应的调整、改进策略。例如,在上课时,每堂课都布置具体的学习任务,组织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讨论、课堂展示,并当堂出题,当堂检测评改。

如果全班学生人人有事做,时时有目标,而且目标能实现,他们就不容易分心做其他事情,学习生活就会很充实,也容易有成就感,班级整体氛围也就自然会向好的方向发展。

当然,除了上述两方面之外,课堂教学过程中也要注意一些心理学效应,例如,上课之初最好设计精彩的导入,便于让学生将课前分散到其他事情上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上来;由于受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的影响,每节课的中间部分往往是讲课效果最差的时候,这一时段,最好多安排具体的动手实践活动,而把重要知识的讲授和梳理放在上课之初或临近下课。另外,还要注意把握好讲课的音量和学习强度、节奏的变化,防止学生出现视听觉疲劳。


技术支持: 时代之光 | 管理登录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