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升科研能力的具体方法时间:2016-12-16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教育科研的“第一生产力”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已经凸显了出来。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认识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教师科研。本文主要讨论了实施教育科研的具体方法。笔者从个人自觉意识、理论学习和实践、科研创新、科研氛围等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意识和自觉性的加强。从事科研的意识和自觉是很重要的。多年来,我们发现不少教师缺乏进行教育科研的意识。有些教师害怕改革、怕影响升学率、怕家长抱怨,因而一直处在陈旧落后的教育模式之中,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苦干、加班、超负荷的工作;还有一些教师把教育科研神秘化,认为搞科研是高深莫测、很难做的工作;“教育科研无用论”者认为,教师的任务就是教书,搞科研是额外的负担,甚至把教育科研简单化,认为能写出文字、发表文章就是搞科研等。这样一来,教师的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就削弱了。因此我们必须使教师转变观念,树立全新意识——从事教育科研是每一位教师分内的工作,仅仅会教课而不会教育科研的教师,绝不是新时期的合格教师。 二、加强理论学习与实践研究。教育理论是指导教学活动的强有力的武器,也是提高研究能力的首要条件。只要掌握了一定的理论,才能在理论的指导下有目的的进行探索。这里说的探索包括教师个体的独立研究和教师群体的共同研究。就目前教师的研究能力来看,多数教师还不具备独立开展课题的实力,因此,应提倡多开展群众性的专题研究活动,还要认真学习优秀教师的先进经验。 三、创新教育科研。一般来讲,进行教育科研首要是提出问题并确立课题。科研课题的来源应主要是本校教育实践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把他作为我们研究的重点。科研教育不排除抽象的纯理论研究,但对于教师来说要注重创新,应侧重于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又实用价值的课题,这样既可扬实践经验丰富之长,避其理论功底不足之短,又可以使研究直接服务于教育所需。当前教师的科研课题应该主要涉及以下内容:教育观念、教学模式、与各科的教学、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学生心理健康的指导、班主任工作等。其次是进行课题论证,查阅文献资料:一是了解前人或他人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二是获得更多的教育理论知识,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进行课题论证。课题论证是有组织有系统地鉴别研究价值,分析研究条件,完善研究方案的评价活动。最后是具体实施,既严格按照方案进行,整理分析研究资料,归纳结果,写出报告或论文,把研究的全过程以及取得的成果用文字完整的表达出来。 四、创设教育科研的氛围。这里包含两方面的涵义:一是鼓励教师开展科研活动,为他们从事教改、教研提供宽松的环境;二是要采取有效的措施,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的教育科研活动,努力培养教师的科研能力,向教师介绍科研方法和科研信息,传播先进的教育理论,组织教师外出学习考察和参加各种学术研讨会,定期或不定期的请专家搞讲座,使学校的学术研究有声有色,持之以恒。同时,对于教师的教育科研成果要以制度化的形式给予精神上的表彰和物质上的奖励,对于高质量的教育科研成果与职务评聘、评优、晋升联系起来,使教师尝到科研成功的喜悦,进而调动其从事科研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