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期刊动态

专利信息

报刊博览

知识产权

最新征稿

出版资讯

活动预告

详细内容

习惯是人生的主宰

时间:2016-12-16     作者: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底阁镇运卜屯小学 许丽【转载】   阅读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俗话说:“习惯成自然”,这话非常有道理,养成良好的习惯,不论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或是思维习惯,对一个人的一生都将影响深远。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使学习从内心出发,不良的学习习惯,会给学习的成功带来阻碍。好习惯就像是我们生命的枝上盛开的一朵美丽的小花,学生能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们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杰出的思想家培根说:“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当努力求得好习惯,好习惯能让学生终生受益。”在这个竞争的时代,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成为天才。因此,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和终身的幸福,教师需高度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如何培养学生的好习惯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教师要树立自身良好的形象。“打铁需要本身硬。”学生在学习中接触最多、关系最密切的莫过于老师,特别是低年级学生,他们从模仿中学习,教师的行为习惯经常成为学生的模仿对象,家长经常会从自己孩子的口里听到一句话:“我们的老师就是这样做的”。教师在要求学生养成养成良好习惯的同时,自己也要养成良好的教学习惯,如果要求学生写正确规范的字,自己却在黑板上龙飞凤舞。试问,在这样的教学下,学生什么时候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也应表现出良好的习惯,以身作则,使学生在学习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只有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得以更好、更快地养成。

二、要从小开始培养。在一张白纸上画画比修改一张不成功的作品要容易的多。培养良好的习惯越早越好,好习惯的培养最好是在孩子“心理还很清新”,没有形成错误观念,没有养成坏习惯时开始。人的早期可塑性很大,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刻,小孩的习惯一旦养成,是很难改变的,培养良好的习惯要从小落实。

三、要从细节抓起,持之以恒。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必须从细节开始,在教学中,有许多的“细节”,比如坐的姿势,读书的姿势,写字的正确姿势,回答问题声音要响亮等等,教师必须注意从一点一滴的小事抓起。习惯是经过重复的练习而形成的自动的行为动作,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而是必须有一个过程,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不断强化,需要持之以恒地渗透,久而久之,学生的习惯就自然形成了。

四、要家校合力并行。学生除了学校之外,停留最多的就是家庭了,因此,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除了在学校要处处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外,还要与家长密切联系,请求家长配合老师的工作。学生在家庭中学习、生活的过程中,家长也要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要经常进行家访,多与家长交流,及时了解学生在家的行为习惯,及时得到反馈信息,对学生的坏习惯作出及时的纠正。教师与家长不断地沟通,互相配合,把学生养成坏习惯的机会减到最少。

多一个好习惯,心中就多一份自信;多一个好习惯,人生中就多一份成功的机会和机遇;多一个好习惯,我们的生命里就多了一份享受美好生活的能力。我们的教育最终是对学生的行为发生影响,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养成教育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新人的关键环节,只有抓好这一环节,从实际出发,灵活机动地培养学生各种良好行为习惯,才能使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起来。因此,让我们站在时代的高处,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精心地去关注、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技术支持: 时代之光 | 管理登录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