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长应成为校本教研的首席时间:2016-12-16 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思考,让我感受到校长在教师发展成长中的最终价值是——引领和推动。因此,我认为校长要想引领学校教学的发展,首先要成为校本教研的首席,必须做到如下几方面: 一、从思想上引领校本教研和业务发展 1. 校长是校本教研的第一责任人。作为校长,应该站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前沿,让自己常学常新,要以全新的办学理念规划、定位学校的发展方向、办学特色,用最新的课程改革理念统领教师的思想,谋划学校的发展。 2. 校长要切实帮助教师提高对校本教研、对自身专业发展的认识。要使全体教师深刻认识到搞好校本教研是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需要,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也是学校生存发展和教师生活质量提高的需要。可通过“校长推荐”“校长讲座”等形式,向老师们传递最前沿的教育教学动态、思想等。 二、做到“善听、善写、善思、善说、善评” 作为校长在引领教学发展中要做到五个“善于”:1.善于听,要经常深入课堂听课,倾听教师对课改的意见和建议;2.善于思,要立足课堂主渠道,对新课程的教学、教研要多思考,不断改进教研方式,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3.善于写,要善于总结经验,提炼经验,把自己对教育教学的认识、体验、感悟写出来与同伴交流;4.善于说,应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和专业水平,说专业的话,经常给学校教师作专题讲座,努力使自己成为校本教研的专业引领者;5.善于评,善于用新课程理念以及信息化思想等评价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 三、深入一线,身先士卒,做好引领 1. 个人亲身参与,至少成为一门学科的带头人 (1)校长在校本教研中必须身先士卒,积极参与到校本教研各项活动中,召开校本教研动员大会,并在会上做有高度又有远度、既有理论又有设想的论坛讲座,来体现校长的能力。 (2)校长还要敢于亲自上公开课,上示范课。要结合自己对新课改的理解和定位,结合自身的感悟,定期为老师们出示公开课。 (3)校长要积极争取参与学科的专业学习活动。校长至少要成为一门学科的带头人,就要积极参与学科的专业学习活动,省教学年会、省市优质课评选等,要经常与老师们一起浸润在教研的氛围中,要做到专业化。 2. 统筹管理,创新途径 校长是校本教研的策划者、设计者、搭台者,但真正的主角还是一线教师。因此,校长首先要对学校的教师队伍现状进行调研分析,要有明晰的队伍建设思路。同时要注重培育学者型、科研型的品牌教师和品牌学科。要充分提高骨干名师的地位,充分肯定他们的教研成果,要制定相关的奖励制度,对名师的研究成果给予合理的物质和精神的嘉奖,充分营造名师成长的舞台。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赛课”“主题论坛”等系列措施,为所有教师的成长搭建平台,不断提高教师的素质,借助名师的引领,带动校本教研的开展。 四、善于发现制约教育教学发展的问题,各个击破 作为校长,要时刻有一双睿智的眼睛,去观察学校的每位教师、每处教学现象,要善于发现制约教育教学发展的问题。纵观我们学校,教师配备相对均衡,自身也有着发展的潜能,就是专业水平和专业情怀有待提高,这些成了教师倦怠和抗拒教研的最大诱因。 针对这个问题,我先后带领老师们一起学习了系列新教育理念,彻底革新了教师的教育思想,又结合自身发展为老师们做了《走好自己心中的路》和《沉淀智慧、丰盈未来发展之路》的专业发展报告,定期都推荐给教师文章,最终倡导教师过上学习、合作、研究的专业生活!我们还进行了“教师专业发展”问卷调查,及时了解了每位教师的发展定位。 针对学校青年教师(工作10年左右)已经过了专业发展的关键期的现实情况,我们适时地成立了“青年教师之家”,为他们提供了培训菜单12项。包括练基本功、观视频、师帮徒、写随笔、系列竞赛等。每次赛课,我们学校都会发挥团队智慧,每位青年教师也都非常投入,积极,成绩斐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