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次不经意的“表扬”时间:2016-12-15 世间,有一种职业,并不抢眼,每一个日子里,她充满了平凡。一早一晚的斜风中,没人注意她,只有天幕看得见她的执著和温情,我就是这个职业的拥有者。我常常站在教室的窗边,听着朗朗的书声,看着专注的面庞,偶尔也可以发现一些调皮的带着诡异的笑的小鬼们朝我吐吐舌头,感觉温馨而美好。 当然,失望还是有的。不过,我并没有放弃那份对学生的关爱,那是来自心灵深处油然的情愫。我喜欢观察他们,这是很自然的习惯。 一个再平常不过的晚自习,同学们都在读书。我突然发现一个女孩目不转睛地盯着墙壁。那神情很茫然,木木的。她的眼神告诉我,她不在思索,而在走神。于是,我在教室的过道里转了几圈,提醒她回过神来,并没有特意去嘱咐她——我想她肯定不想让我看到她在走神。过了一会,我走到她身边,看到课桌上翻开的课本中有红笔勾的,有蓝笔画的,就问道:“这位同学,你为什么要用两种颜色画啊?”(因为我是半路接的学生,所以好多叫不上名字来。)她说:“红笔勾的是不太懂的内容,蓝笔画的是老师强调的重点知识。”我想这位同学的学习态度还应该是蛮好的。于是,就表扬了她,夸她会学习。她的表情有点疑惑,似乎在问:这是在表扬我吗?我就微笑着肯定地告诉她,她是一个有心的姑娘,“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定会取得好成绩的。她的脸上顿时洋溢出灿烂的光彩,那种光彩使我备受感染而又激动,甚至让我觉得女孩子那青春的神韵如此美丽! 出人意料的事发生了——这位同学主动来找我了。而她所说的话,着实让我吃了一惊。在我听来,那是惊心动魄的语言。她居然说是我拯救了她!后来我明白了,她以前学习成绩不错,有一次考差了,被父母狠狠教训了一顿。于是她很伤心,提不起精神来,学习时老是走神。由于压力很大,总害怕考不好,结果情况越来越糟,她也因此很自卑,总认为自己会被别人瞧不起。那个晚自习上,我夸她会学习,让她觉得原来自己还没有被老师遗忘,一下子又燃起了自信的火苗。我很震撼,自己不经意的一个表扬,却让一颗受伤的心得到如此的安慰,让一个蜷缩在心灵低谷的灵魂伸展开来。可见,孩子们是多么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赞扬,多么需要在无助、失落的时候听到鼓舞和激励的话语啊。 有人说:“教师的语言如钥匙,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如火炬,能照亮学生的未来;如种子,能深埋学生的心里。”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如果受表扬多一些,被人认同感就容易得到满足,也就会积极进取,取得进步。表扬体现出教师对学生的尊重、认可、鼓励和支持,也就容易引起学生心灵的触动,获得成功与快乐,激发学生调动起学习的欲望。我想起了一句俗语:“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作为教师,说话要真诚、温和、含蓄,懂得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只有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亲切和诚恳,才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也才可以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良好的师生语言交流氛围就像润滑剂,可以和谐师生关系。学生只有感受到老师的爱,才会亲近并信任老师,才能毫无保留地向老师敞开心扉,而且老师的要求也才可能被他们接受,教师的劝告也容易被他们理解,从而变为他们自觉的思想和愿望,把学生从被动的状态中解放出来,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我也忽然醒悟了,觉得往日的自以为平凡大可不必,而且十分幼稚。原来老师的一句善意的语言,竟藏着如此大的能量。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是人和人的心灵上最微妙的相互接触。”我想,以后一定要有意识地去观察学生,解读他们的内心世界,更要和他们进行贴心交流,引导孩子们健康成长。教育是需要细心去发现的,相信只要有心,就一定能够比较充分地发挥鼓励和表扬的激励作用,从而更好地让学生找回信心,更加努力地学习。教育无小事!教育不就是一点一滴的小事组成的吗,如果细微的东西都忽略了,那也就剩下一副空架子,没有任何价值。伟大正是藏于细心之中,这也就是平凡中的不平凡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