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期刊动态

专利信息

报刊博览

知识产权

最新征稿

出版资讯

活动预告

详细内容

培智课堂教学的现状与对策摭谈

时间:2015-08-21     作者:湖北省黄冈市教科院 洪文秀【原创】   阅读


  2014年笔者参加了由黄冈市教科院和特殊教育专业委员会组织的全市特教学校青年教师课堂有效教学讲课比赛。这次活动,参加讲课的选手们表现都很突出,展示了个人的良好素质和课堂教学较高的水准。听了几天的课,让我进一步体会到“细节决定成败”这一句话的魅力。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的培智课堂教学,虽然并不是每个细节都决定着这节课的成败,但是,对有些细节的关注,对于在同一节课,面对不同残疾类别、不同能力水平、不同需求的学生,我们的培智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如何践行“以生为本” 、“平等参与”、“让每个学生受益”、“差异教学”等现代特殊教育理念,如何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课堂评价质量,以及如何提升自己的专业技术修养,是必不可少的。听完课后我归纳了一下,发现了一些课堂细节问题,值得我们培智教育工作者去关注和重视。

  一 教师课堂设计反馈信息的提问方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

  提问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口语回答式的提问,如“这是什么颜色?”另一种是肢体语回答式的提问,如“哪个是正方形?指一指。”无论是智力障碍学生、自闭症障碍学生还是语言发育迟缓学生、有语言障碍的脑瘫学生,他们的语言理解能力、表达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因此,他们回答问题的表达方式也不尽相同,有口语的擅长口语表达,无口语的擅长肢体语表达,有的学生即使有口语,也因为对某些问题理解用口语回答困难时也擅长用肢体语言回答。作为授课老师在设计问题进行信息反馈时不仅要明白这一点,而且更要注意这个细节,教师要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其表达需要的的提问方式。培智教师千万不可忽略了这一点。

  培智教师设计反馈信息的提问方式要适合于每个学生的表达方式、表达水平。“以生为本”、为每个不同语言障碍的学生设计适宜的提问方式,让每个学生平等、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是培智教师专业技术修养之一,也是教师有效教学活动设计不可缺少的一个细节,值得每个教师去关注。

  二 教师的“粉笔”活动和学生的“黑板”活动少了。

  可能以前没有多媒体的时候,我们老师可根据学生的识字能力、认知水平和教学内容板书教学要点、教学进程,在巩固练习环节上,将练习题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到黑板上练习。现在有了多媒体,虽然弥补了先前视觉、听觉信息冲击的不足,但是同时也使部分教师懒于动“粉笔”。一节课下来黑板上没出现几个粉笔字。为什么不把练习题板书到黑板上让学生上黑板演练,而非要让学生看着课件做口头加法练习?数学的推理经多媒体演示只能短暂停留,作为培智学生是无法瞬间捕捉信息储存在大脑中,更多的还是需要在黑板上展示逻辑步骤,让学生慢慢悟。现在,为什么许多培智学生开初学10以内加减法还可以,后面就学不起走了?“实物的分解与组合”转换到“数字的分解与组合”,再后来转换到“数字的加减法”,它们之间的联系,很多学生是没弄清楚的。教学10以内的加减法,这一逻辑关系,就需要在黑板上逐步演示,让学生悟,为什么“2+5=7”?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思维速度在黑板上提供演示进程。由此看来,我们的培智老师在使用多媒体时,建议不要丢弃传统的教学手段,在现代信息手段的提供上还要多加考虑,尽量达到现代、传统和效果的有效统一。

  三 在课堂自然生成的人际交往环境中对学生的口语、非口语沟通能力的培养重视不足。

  培智“新方案”对口语、非口语沟通目标虽然没做具体规定,但是我们知道无论是智力障碍学生还是自闭症学生、语言发育迟缓等学生,他们的沟通能力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因此在任何教学活动环节中,教师要关注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无论是师生之间还是生生之间,教师要把握一切时机在自然生成的语沟环境中适时发展学生的沟通技能、技巧,培养学生的口语沟通能力和非口语沟通能力。但是,在这次的听课中,我发现我们许多教师更多的是关注学生情感,而忽略对学生沟通技能的培养或重视不足。这一点,也是值得我们教师关注的。

  那么如何克服课堂教学的这些问题?如何提高培智课堂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我们知道由于智障生的智力缺陷,在学习数学时感性认识不完全,思维直观、具体、不连贯、抽象概括能力差,课堂中注意力不集中、思维缓慢、迟钝,理解能力差,知识迁移困难,因此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是培智学校数学课堂教学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也应是培智学校数学教师应有的追求。我认为在教学中,只有充分挖掘教材和生活中的数学资源,让学生有效地参与到数学课堂教学中,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打造高效课堂我们就要研究对策,思考如下几个问题:

  一、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营造愉悦的学习环境。

  “教”只是手段,“育”才是目的。任何知识的传授都应重视学习兴趣的培养。智障生的情绪容易受外界事物的感染,对某些事物充满兴趣。培养智障生的学习兴趣,营造愉悦的学习环境尤为重要。

  比如在教学几比几多几的教学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水果雨”的场景——让两种不同类的水果以下雨的形式呈现在屏幕上。等学生观察以后教师可以提问:出现了哪几种水果?(两种)?那种水果多(苹果)有多少个?学生茫然。教师:这两种水果排的不整齐,不太好计算苹果有多少个,谁有好的方法来帮助大家算一算苹果有多少个?学生:先让两种水果排整齐了再计算。再次多媒体动画显示两种水果排整齐的过程。这样就很自然、迅速地引入了几比几多几的教学内容。一方面教学内容更形象直观了,另一方面学生也会觉得课堂更富有情趣,这种活跃的课堂气氛无疑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二、合理使用教材,优化教学资源。

  “不讲则已,讲必备”应是教师上课的基本前提。教材是教学的主要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是合理使用教材,优化教学资源。目前培智学校数学教材内容没有根据智障学生的智残程度而有所区分,许多知识点已超越了中重度智障儿童的认知能力和接受能力。因此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合理使用教材,优化教学资源,使之适应于自己的教学对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比如在全日制培智学校教科书第七册《认识角》第一课时中,要求学生用一张圆形纸片折角,其操作中要做两次的对折,在教师的示范下学生虽能照葫芦画瓢但学生根本不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此活动超出了中重度智障生的接受能力范围,教学效果是不言而谕的。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对教材进行再次开发,把此题改为要求学生用事先准备好的一根细的硬纸条做一个角,这样学生就能根据角的特征在教师启发下有效的完成操作,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三、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

  数学是一们抽象概括、逻辑思维性很强的学科,学习数学必须具备一定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然而,智障学生缺乏正是这种观念和能力。面对这些特殊的教育对象,在数学教学中,必须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不同的教育对象获得适合于他的数学知识。

  比如在教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中,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把学生分为A、B两个层次进行分层教学。A层次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解和接受知识的能力,在教学时要求要高一些,采用“凑十法”掌握计算规律。B层次学生接受能力较弱,在教学时通过摆小棒采用“数加计数法”的方法进行教学。

  又如在教学《图形的认识》时,把学生分组,要求每组用教具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进行合作拼图并交流各小组的拼图成果。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既有效地学习了数学知识同时也增强了学生之间的感情。

  四、课堂教学游戏化。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是获取知识,懂得规范和适应社会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游戏在智障儿童的教育中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智障学生的注意力极不稳定,容易为一些其他刺激所吸引,而游戏教学符合智障学生的年龄、心理、生理特征。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善于运用数学游戏来吸引智障儿童的注意。

  在教学中尽量利用学生好动、好玩的性格, 设计恰当游戏。如在教学《元、角、分的认识》时,我设计了“比一比、赛一赛、买一买”的游戏,学生的好胜心理让他们很乐意的参与到了游戏中来。教与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又如在教学《认识上下》时,我采用了“点鼻子”的游戏,在游戏的过程中学生只有体验到上下的位置关系,才会点中鼻子,在不知不觉中体验,在游戏中领悟。

  五、课堂教学生活化。

  荷兰数学教育家汉斯·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教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学生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教育需融入生活,才具有生命的活力。以课堂为起点实施生活化教学,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让教学贴近生活,联系实际。这样才能帮助智障生更有效地理解数学,也才能引导智障生更好地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数学教学中,要从多方面找数学素材和多让智障生到生活中找数学,真切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以“千克”这节课为例。从表面上看,它似乎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活动并无太大的关系,然而,若能在课堂教学中布置一个“购物中心”引导学生参与购物活动,从中亲自去感知物体的重量,就找到这节课与学生生活活动的“切合点”。这样,我以学生的实践活动为载体,赋予了它生动活泼、兴趣盎然的新教学模式。学生通过购物活动亲自称一称、掂一掂、拎一拎、互相抱一抱等一系列有机结合的操作,去充分感知1千克、几十千克的重量,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趣味化,把单纯的数学概念引伸到生活活动中。学生就会感到:噢,原来数学离我们这样近,慢慢地他们就会亲近数学、理解数学,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总之,课堂教学是个师生、生生互动自然生成的一个动态过程,变数很多,如何以学生为本,看待每个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实施差异教学,为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一个平等的参与平台是现代特殊教育与传统特殊教育的分水岭。作为培智教育工作者,要关注一些课堂细节,对提升教师的专业技术修养,提高培智课堂质量,提高课堂评价质量,实践现代特殊教育理念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支持: 时代之光 | 管理登录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