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期刊动态

专利信息

报刊博览

知识产权

最新征稿

出版资讯

活动预告

详细内容

大班幼儿散步环节自主性培养的策略

时间:2014-04-26     作者: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银河幼儿园 汪田田【转载】   阅读

     幼儿自主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要渗透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进入大班后,由教师带、幼儿跟的“母鸡带小鸡”式的散步,明显与幼儿日益增强的能力格格不入。于是,大班教师开始积极探索如何在散步环节促进幼儿自主意识和能力培养的策略。

    在体验中形成散步自主

    幼儿散步环节的自主形成主要通过三个问题解决,即为什么散步、如何散步和寻找最适宜的散步形式。

    已经具备一些生活经验的大班幼儿能够说出散步是为了身体健康,消化一下更容易入睡等。围绕此目的再结合自己的经验,幼儿会提出不能跑、大吵大闹,要一个跟着一个走等要求。教师也在幼儿经验的基础上帮助幼儿对要求进行梳理,如“三做到”:脚步轻、嘴巴紧、一个跟着一个走。

    幼儿每天进餐后都会散步,这就是他们最自然的实践场。明确了散步目的和要求后,教师开始转变带的方式,即在散步前与幼儿确定散步路线,而教师以散步者的身份跟在幼儿后面。几次实践体验后,就话题“现在散步与以前有何不同”、“你有什么感受”进行交流。幼儿在交流中能够说出“以前是老师在前面带着,现在老师跟在后面,是自己散步”等不同。对于自己散步,幼认为这样比较轻松、自由,因为没有老师管着。接下来教师追问幼儿如何做老师才不会管。幼儿能意识到自己管好自己,教师就不会插手管理。

    在约定中巩固散步自主

    行为的落实才是教育的最终结果,因此仅仅让幼儿感受到散步环节自主的好处以及明确相关要求是不够的,必须要在幼儿的行为中不断强化和落实,以巩固幼儿自主的行为。

    在此过程中的表现主要是在散步前进行提醒。首先,给幼儿散步形式的选择权,让幼儿就自己散步还是教师带着散步两种形式进行自主选择。一般幼儿都会选择自己散步。其次是明确自己散步的要求,即“三做到”;再其次,一起确定散步路线,即从哪到哪、几圈等。散步之前的进餐时间是固定的,所以当看到钟上的长针指到约定数字后,幼儿开始自行收拾物品,出门排队做好散步准备。

    这样的自主不是一蹴而就的。初始阶段教师是作为散步者之一跟在后面,过程中教师不做任何言论或行为上的干扰。一段时间后逐步放手让幼儿自行散步。

    在选举中完善散步自主

    一段时间后,自主散步出现了问题,即每次散步结束总会有幼儿告状,如某某小朋友大吵大叫、某某小朋友乱跑等,而问到这些幼儿,他们都说自己没有。就这样,每次散完步矛盾总不断。

    根据这样的情况,散步自主开始在幼儿的讨论中逐步完善。他们能想到的办法就是选一个负责管理的幼儿。首先是两队的排头。一方面他们负责带队,另一方面他们也在监督着整个队伍的进程。但这样需要排头频繁地回头看或者大声提醒,这样就给散步造成了影响。接下来他们又重新完善。因为进餐、午睡等环节都有管理员,所以很多幼儿都提出在散步环节中选一个管理员。果然有效,因为散步后管理员无论说到谁出现了什么问题,幼儿都能坦然接受。所以当选举管理员的措施出现后,幼儿散步后的矛盾减少了很多。

    大班幼儿的自主散步主要经历了形成、巩固和完善三个阶段。让幼儿自主并不是盲目的口号,而是要在具体的体验场中辅以具体方法的指导和行为的跟进落实。只有这样才能让幼儿感受到自主带来的成就和满足感,真正激发幼儿内心的自主需求,进而愿意在行为中表现出来。同时,幼儿园一日活动皆课程,幼儿自主的落实不是教师刻意而为的教育,而是要在一日环节的点点滴滴中渗透,让自主成为教师的一个自然意识和行为,进而落实在幼儿教育中。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进行回复登录
技术支持: 时代之光 | 管理登录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