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样培养幼儿的好性格时间:2015-09-04 首先,要抓住培养孩子性格的关键期。学龄前儿童的性格培养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阶段:0~2岁、2~4岁、4~6岁。 第一个阶段是培养幼儿的信任感、安全感的关键时期。如果发展得好,幼儿的性格中就会有希望、乐观、自信的品质;反之,则会形成悲观、多疑、自卑等性格特点。在这个阶段,母亲是最重要的教育者。如果母亲不能让孩子的需求得到满足,孩子就会逐渐变得绝望、悲观、多疑、自卑。因此,母亲要用自己的语言和行动熏陶孩子,教育孩子。 第二个阶段是培养幼儿的独立自主性、认真负责态度和自豪感的关键时期。如果教师的教育方法不当,就会使幼儿产生害羞感。这样的幼儿自控力不强,自我怀疑,不自尊自爱。在这个阶段,家长要让孩子为所欲为,爱做什么就做什么;同时,要设置“安全线”,告诉孩子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能做,做到什么程度就必须停止。比如,布条可以摔打着玩,玻璃则不能摔;不能玩火;过马路时不可闯红灯;吃好东西不能太多,看电视不能太久。这样做,目的是让幼儿的天性得到释放,潜能得到发挥,心情变得愉快,从而感到这个世界是美好而又可控的。 第三个阶段是培养孩子的好奇心、想象力、创造力和探索能力的关键时期。一方面,幼儿教师和家长要注意保护其好奇心和想象力,鼓励其探索行为,让孩子积极参加小制作、游戏、体育竞赛等活动。另一方面,不要讥笑他们、轻视他们,也不要管得太严厉。 其次,要用孩子喜欢的方式去管教。管教孩子应该建立在良好亲子关系的基础上。几乎所有教育失败事例的出现都是因为亲子关系没有处理好。那么,如何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呢?答案是:用孩子最喜欢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爱;与孩子身体接触,如拥抱、亲吻、抚摸;及时地赞美孩子,并且给他小礼物作为奖品,哪怕他只取得了一点点进步;每天都抽出一定的时间,与孩子共同度过。 再次,家长要以身作则,而不要把自己的毛病和坏习惯传染给孩子。父母是孩子的榜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如果父母做不到,那么孩子也很难做到。例如:一个3岁幼儿见到外人时不主动打招呼,当别人给他糖果之类的东西时,他也不说一声“谢谢”。为此,他的妈妈十分生气,感到自己很丢人,就经常斥责他。笔者经过询问,得知这个孩子的妈妈在外面很文明,但是在家里却对孩子的爸爸很粗野,一点礼貌也没有;同时,孩子的爸爸也针锋相对,经常反击。于是,这个聪明的孩子从父母那里学到了这种不文明的应对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