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幼儿自由快乐成长才是最好的标准对于儿童的成长教育,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不是旁观者。面对这个成长指南,我们应当共同静下心来,深刻地反思和探讨如何才能使孩子更健康、更快乐地成长。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在解释《指南》时讲道,这个成长标准不是评价和衡量幼儿发展快与慢、好与差的标尺,也不能将《指南》作为分领域训练的清单,为追求达标而对幼儿进行强化训练。虽然教育部强调这个《指南》只是一种参考性标准,但鉴于教育部的权威性,很多家长还是会不自觉地拿这个标准来衡量孩子的表现,学校在施教时更会侧重于《指南》规定的标准。笔者不得不担忧:这个标准会不会成为家长和老师教育孩子时的一种固化标准呢?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综合工程。检查一种标准是否有效,需要多年的实践来证明。更可怕的是,教育不会给我们任何犯错的机会,如果错了就只能拿孩子的前途作代价。正因为如此,许许多多的家长才不敢掉以轻心,从孩子没有迈入起跑线的时候就开始做好了冲刺的准备,比如让孩子参加各种学前培训班、兴趣班、速成班等。这种行为侵蚀着孩子们的快乐童年。 是的,在各种拔苗助长式的教育下,孩子们确实变聪明了。但家长们在欣喜的同时,是否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心呢?幼儿的身心发展需要一个接受度和成熟度,因此我们不能拔苗助长。教育应该多注重孩子天性的发挥,培养他们具有好的成长素养、好的生活习惯和与人相处的能力,让他们学会分享和热爱生活;应该给予他们童真的欢乐,而不是满脑子的学习记忆。 教育是一个多项选择题,没有哪一个人的成功是可以复制的。教育孩子并非只有一个标准,但有一个原则是必须遵循的,那就是,让孩子自由快乐地成长。当然,这种自由并非让孩子为所欲为。我们要做的,只是给孩子提供一个健康的社会环境。只要孩子的身体是健康的,内心是快乐的,我们的教育就是成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