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把握好爱孩子的度时间:2015-09-03 我们都是家长,我们都爱自己的孩子,但是,什么样的爱是科学的爱,什么样的爱最有益于孩子健康成长呢?下面,我来谈谈如何给孩子适宜的爱。 第一,不过度教育,游戏使孩子幸福快乐。 随着独生子女时代的到来,父母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越来越迫切。为了使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父母们纷纷从孩子一岁多甚至几个月开始,便不惜时间和金钱,陪孩子上亲子课、读早教班。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各种各样的兴趣班特长班便蜂拥而至。试想,食物吃多了还消化不良呢,小小年纪就过度教育,孩子的身心咋能承受得了?不造成厌学才怪呢!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所以,让孩子尽情游戏,在游戏中享受幸福快乐的童年吧。 第二,不过度保护,放手使孩子坚强勇敢。 幼儿时期,孩子对新奇事物充满兴趣,有一种强烈的互动需求,但是家长保护过度,不敢放手,不让孩子去体验,不让孩子去冒险,以致孩子唯唯诺诺,不愿说话,不愿参加任何集体活动。 个别家长不能见孩子受一点委屈,哪怕孩子活动时自己擦破一点皮,也对老师不依不饶,甚至当着孩子的面,在幼儿园大吵大闹。且不说以后教师还敢不敢放手让孩子参加活动,单说家长的这种行为就是在给孩子制造心灵的伤害。 于是,幼儿园设施都改成圆的了,有棱角的东西也被包裹起来了,地面都铺上塑胶或假草了。教育的本真去哪了?现代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现如今,过度保护导致活教材都被包装起来了。教育的悲哀也是家庭的悲哀。有报道说,日本的孩子和俄罗斯的孩子,在大冬天只穿着短裤在冰天雪地里活动,我们的孩子敢吗?我们的幼儿园敢吗? 适度的冒险精神,可以培养孩子勇敢坚强的个性,塑造创新思维,增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家长朋友,不要过度保护,放手让孩子锻炼吧。 第三,不过分包办,劳动使孩子有担当、负责任。 劳动是孩子成长的需求。可家长们总认为孩子还小,不懂事,什么事情都做不好,什么事情都不让孩子做,或者无论孩子做什么,都要站在身后指指点点——“你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这样不行,那样才可以”。 其实,当孩子刚开始说“不”的时候,当大人喂饭不肯吃非自己用小手抓的时候,孩子的独立性已开始萌芽了。家长应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想干什么就让他干什么,让他自己吃饭穿衣,以后大一点让孩子整理自己的物品,整理自己的房间,整理自己的书包。家长不要总是喋喋不休,事无巨细样样过问,要给孩子自由的空间。 有的家长怕孩子做不好,干脆自己全做了,这样对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极其不利。孩子做不好没关系,甚至做错了也不是坏事,错了就让他体验错的后果嘛。要让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为自己的过错承担责任。 第四,不过分攀比,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 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个体,都有发展的差异性,家长不要老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家的比。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家长应鼓励引导孩子在原有基础上发展,做最好的自己。 孩子是父母放飞的风筝,从孕育的那一刻,就有一条线和母体牢牢地拴在了一起。这条线叫脐带,是胎儿生长发育的营养通道,随着胎儿越来越大,线变得越来越长越来越粗。在婴儿呱呱坠地的时候,有形的线被剪断了,一条叫做“爱”的无形的线产生了。孩子无论飞到哪里,无论飞得多高多远,无时无刻都在牵动着家长的心。 让我们把握好爱的松紧度,让孩子自由自在地翱翔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