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予树》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时间:2014-05-01 教学目标: 1、了解圣诞节的意义,帮助理解课文内容和体会金吉娅在特殊的节日里的“特殊”的行动。 2、感悟“给予”,体会金吉娅的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感受富有爱心 给人们带来的快乐,激发学生的爱心。 重点难点: 1、通过妈妈的感情变化,体会金吉娅的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质。 2、理解课文最会一段话。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心愿卡片。 教学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 1、播放《新年好》的歌曲,提问: a.孩子们你们听完了这首歌后,能用什么词来形容你此时的心情呢? b.最想过的节日是那个节日?(春节) c.你们喜欢春节吗?为什么?(预设;穿新衣服、放鞭炮、贴对联、收压岁钱、给长辈、邻居、好朋友们拜年。) d.孩子们我们中国最快乐的节日是春节,那么西方国家小朋友们最喜欢过的是什么节日呢?(圣诞节) 2、介绍援助中心,了解给予树。(画给予树,并在上面粘贴写有心愿的卡片)。 二、复习巩固生字词。 1、点同学认读生字卡片,并且能带读,表现好的同学给予奖励。 2、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时间、地点、人物、什么事?) 3、自由读课文,谁给你的印象最深?为什么?(过渡到对课文的学习,板书:金吉娅 ——棒棒糖(亲人);——洋娃娃(陌生小女孩)。 三、走进文本,体会金吉娅内心世界。 1、找出写金吉娅卖完礼物后回家的段落,读一读并把描写金吉娅的句子划线。 “孩子们兴高采烈,你给我一点儿暗示,我让你摸摸口袋,不断让别人猜测自己买了什么礼物。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默不语。”(出示课件) A.“沉默不语”是什么意思?同学们做一下动作,想一想金吉娅什么都没说,什么也没有想吗?她此时想的是什么?(结合课文一至三自然段思考). B、为什么金吉娅沉默不语?(因为她只买了最便宜的棒棒糖。) C、妈妈为什么看到金吉娅买的棒棒糖,有些生气?(出示课件) D、金吉娅辜负了妈妈,不是个好孩子,你们同意吗?(找多位同学读出原因,并出示课件) E、金吉娅现在的心情怎样?(内疚、难过) F、读出金吉娅的心情。(找4-5为学生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