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期刊动态

专利信息

报刊博览

知识产权

最新征稿

出版资讯

活动预告

详细内容

孤岛教师的执着坚守

时间:2014-07-11     【转载】   来自:中国教育报   阅读

    “来来回回,时间都耽搁在路上了,如果在北海市,也许他不会昏迷。”弟弟程爱权埋怨他应该早点调出去。

    虽然发现及时,但由于岛上没有医院,当天一路折腾,直到下午6点多才到北海市人民医院。

    然而,下午4时程霖就已昏迷。

    北海市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科住院医生陈川说,当时诊断是脑出血,还合并有肺炎,情况非常严重,医院当时就做了开颅血肿清除手术,血肿危险期已经过了,但病人那时还是昏迷状态。

    2013年12月28日,广西高校工委书记、教育厅厅长秦斌专程到北海市人民医院看望慰问程霖,嘱咐要全力以赴做好救治工作,教育部门将全力支持程霖的救治工作,通过城镇居民医保、大病救治、党内关爱以及互助资金等多种渠道来筹措资金,解决医疗费用问题,绝不能因为资金问题耽误病人治疗。

    危险期过后,家人把他转到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做康复治疗。

    袁桂娇说:“昏迷半年多来,家里的积蓄早已掏空,幸运的是有医疗保险和相关部门的资助。”

    “目前已报销了30多万元,家里还欠了几万元,现在一个月要花好几万元康复费,我们夫妻俩每月4000元的工资全部用在他身上都不够。”袁桂娇边按摩边说。

    “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我们总算看到一点希望,他现在能睁开眼睛了,有时会眨一下。”袁桂娇说。但因为钱不够,他们想转回北海。

    今年大学毕业的儿子也因为父亲病倒,无暇复习,导致考研失败。姐姐程彩霞说:“弟弟的指导老师都很惊讶,觉得他是最有可能考上的。”

    程霖病倒后,岛上的5个孩子和另外一名教师都已被安排到涠洲岛学校。

    村民何海生说:“有程老师在,我们能天天看到学校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我们感到踏实,感到温暖,感到不那么孤独。”

    林绍雄说:“有程老师在,我们每天都听到孩子的读书声,整个小岛热热闹闹、生机勃勃,他不在,现在冷冷清清,像是一座孤岛。”

    学生陈心雨说:“程老师病倒了,我们突然不知该怎么办,我们对他已经形成了一种依赖,有他在我们感觉到安全。”

    ……

    三十四载春秋,斜阳岛的孩子一个个像展翅的海鸥飞了出去,而程霖的身影依然留在斜阳小学。

    他的根,已深深地扎入斜阳岛的火山岩里。

 

爱与责任的生动诠释

本报评论员

    在广西的一个孤岛──斜阳岛上,程霖默默坚守了34年,只为了让孤岛上的孩子有知识,实现梦想。34载春秋,因为他的付出,岛上的适龄儿童没有一人辍学,300多名孩子一个个像展翅的海鸥飞向广阔的世界。

    程霖和他的斜阳小学是孤岛上的一道风景线,向世人讲述了一个温暖人心的故事,他的行为生动地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者形象。

    由于生活条件艰苦,斜阳岛居民近年来陆续外迁,适龄学生从最多时的五六十名,到现在仅剩下5名学生,但程霖还是选择坚守。“只要还有一个学生,我就不会放下手中的教鞭。”一句朴实的话,衬托出崇高的灵魂。只要有学生在,学校就在;只要有教师在,孩子就有希望。这就是程霖心中质朴而执着的信念,这就是程霖多次放弃“走出去”机会的缘由,这是教师展示给世人的强大力量。

    我们必须深思:在漫长的日子里,是什么让程霖在如此艰苦的环境条件下,不仅扛下来、熬下来,还能甘之如饴?答案并不玄妙——师者的爱与责任。这是一种大爱与大我,超越了个人的利益与价值,展现的是一种崇高的境界和美好的操守。这种“爱”就像我们每天呼吸的空气一样平常,但也像海岛上的淡水一样珍贵。正是在爱的给予与滋养中,孩子们实现了梦想,程霖实现了自我价值,获得了职业生涯的超越和人生境界的提升,彼此成就了人生的传奇。

    像程霖一样,眼下中国还有很多教师扎根在边远农村,数年乃至数十年的默默坚守,他们靠无私的奉献精神作支撑,身心负荷着巨大压力,以他们的“留下来”成就了学生“走出去”的梦想。我们要向他们致敬、向他们学习,同时也呼吁全社会共同来关心乡村教师。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扎根乡村的教师是中国教育真正的脊梁,在广袤大地的每一个角落,他们照亮了农村孩子的求学之路,让农村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他们也像星星之火,让乡村社会文明得以延续。


 

共有2页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技术支持: 时代之光 | 管理登录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