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被听课中成长时间:2018-07-11 听评课是一种最直接、最具体、最经常,也是最有效的研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方法和手段,是教师互相学习、切磋教艺、研究教学的重要措施。 依照工作惯例,学校每学期都要进行一轮全员听课活动。在这种常态的听课活动中,被听课者的态度至关重要,如果把握机会,自我加压,把每一次听课活动当成锻炼提升的良好契机,且行且珍惜,自己的专业成长之路就会越走越好;如果仅仅视为常规性的活动,不重视、不研磨,甚至应付了事,年复一年无长进,长此以往就会缺失上课的激情,只落得长江后浪推前浪、被“拍在了沙滩上”的结局。教龄已30年的我,看了沿途不少的风景,也是感触颇深。 今天上午第三节课,老师们来到六年级教室听我上科学课,我选择了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大家认为比较难上的一节课“日食和月食”,我不喜欢年复一年上没变化的课,那样会让自己失去上课的激情,也不喜欢照搬别人的设计,模仿别人上课,我不情愿东施效颦,最后迷失了自我。 课堂上,我与学生共同回顾已习得的知识,为新的探究做铺垫,其间也了解学生的迷茫和困惑,下一步该怎样去教——我心中有数。观看视频,观察图片,请描述你看到的现象,猜想遮光的星体,模拟日食成因实验,鼓励学生自己说出发现和理解,再由此及彼,推想月食的成因,自然水到渠成,必要时耐心小等一会儿。我不急于越俎代庖,与学生倾心交流,娓娓道来,既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又让学生放松了紧张的心态,我也觉得舒服。课至结尾,我问: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吗?学生说没有了,我也风趣回应:那说明这节课你们学得不错呀?其实我是希望学生提出问题来的,为什么没有?或许是学生习惯了接受,一切都在等待老师给予,我们需要反思和努力的还有许多。 下午,学生们飞奔到办公室,给我送去了一把金灿灿的糖,我没有吃,但是心里甜…… 每一次“被听课”,我都认真准备,提前构思,拿出自己最满意的教学方案,即使不落在纸上,也一定写在心里,一切准备停当之后,以最佳的状态走上讲台。我觉得这是对听课教师的尊重,无论比我年长还是年幼,较我资历深还是浅,因为我们同在40分钟里共享智慧的生成! 每一次“被听课”,我都提醒自己做事不要将就。自步入不惑之年,我就感觉到危机,知识、技术更新迅速,不想让人称为老朽,那就不要停止学习的脚步,继续耕读育人生涯,继续写下教学的感悟,多为年轻的教师们传递些美好的正能量。 每一次“被听课”,都让我小有进步,获得鼓舞心智的力量。课堂上和学生亲切平等地对话,学生学习中闪现的智慧火花,以及灵动生成的一个个成效极佳的教学情境,都能给我带来极大的乐趣,产生写作的欲望和激情。走在放学的路上,甚至是端着饭碗吃饭时偶发的灵感,也会让我立即放下碗筷执笔记录下来。为了力争在第一时间记录下这种感受和收获,熬个通宵也是常有之事。写出来向杂志社投稿,从1997年至今的20年间,我陆陆续续发表了30篇教学论文。2013年,我被评为乡村教师中为数不多的省特级教师。 “被听课”让我乐此不疲,“被听课”让我乐在其中,让我们都在“被听课”中成长吧! (作者:王宪芳,单位:山东省邹城市香城镇万庄小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