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期刊动态

专利信息

报刊博览

知识产权

最新征稿

出版资讯

活动预告

详细内容

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心得

时间:2014-02-08     作者:汉川实验小学 廖绒【原创】   阅读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教好每一位学生我深感责任之重大。在这漫漫之路摸索,不断前进中,我是这样做的:

     一、带着好心情上课

     之所以谈到上课的情绪,是因为我的脾气比较急,有的时候沉不住气,易于动怒。 特别是年轻的时候(刚参加工作不久时),在课堂上看到学生走神、做小动作,打闹等,刚开始还能做到委婉的提醒,如果还不奏效,就会禁不住火冒三丈,把学生一阵狂批,如果赶上心情不好,那脾气就更大了。等到全班鸦雀无声了,再继续上课,一节课下来,心情糟透了,效果也甭提了。在咱们实小这些年,自己的孩子也上学了,自己的认识和心态也改变了不少,上课时对于情绪的控制和调节能力也逐渐增强,特别是从低年级开始带小孩子,感觉和以往确实有很大不同,心情特别好,能心平气和的上好每一节课,每天精神焕发地走上讲台,以精炼简洁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比喻、丰富切实的例证、工整适量的板书讲授课堂内容;学生则能聚精会神地聆听老师讲课,开动脑筋认真思考、踊跃发言、大胆回答问题。在这种好心情的感染下,看“调皮学生”也是那么顺眼,对“差生”也感亲切。一堂课下来,自己感觉很享受,学生学的很开心,课堂效果当然也不错。

     当然,咱们老师也有喜怒哀乐,比如身体的原因,工作的不顺心,家庭原因等都可以导致情绪不佳,所以我们要学会在课堂上调节好自己的情绪,自己的情绪不佳,就应适时地加以调整,不要让其再继续下去。如课前发现自己的情绪不佳时,可以采用静静地坐一会儿,转移一下自己的注意力,调整自己的情绪;课堂上由于偶发事件使自己情绪不佳时,要暗示自己,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也可以稍稍加以停顿,既可稳定情绪又可稳定课堂气氛;也可讲个笑话等加以化解;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只有我们保持最佳的情绪状态,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水平,也才能保持良好和谐的课堂气氛,才会有教学的高效率、高质量。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组织好教学的重要因素。学生只有喜欢这个老师才会喜欢这个老师所讲的课。我作为老师,同时作了十几年的学生对此深有感触。那么怎样才能搞好师生关系呢?我认为首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首先是人,其次才是你的学生,老师应首先把学生看成平等的人来对待,不能随便批评甚至辱骂学生。其次要学会欣赏学生,每个学生都有闪光点,这个学生可能学习成绩差但是他爱劳动,这个学生可能比较调皮但是上课积极回答老师问题,这个学生写字很好,这个学生很努力等等。老师要多表扬,多鼓励。再次,教师要树立威信。和学生搞好关系并不是说一味的放纵学生,任学生随心所欲。教师只有树立威信才能让学生信服,才有威慑力,从而管住学生。

     三、注重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

     态度决定一切,习惯造就好的未来。我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首先,经常强调习惯的重要性。其次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随时纠正不良习惯。如: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的习惯,预习复习的习惯,勤于思考全神贯注的习惯,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积极发言的习惯。为了培养这些好的习惯,组织学习小组,安排小组长,小组长负责检查作业,汇报不服从管理的学生等。

     四、认真备课上课

     课堂教学的的成功与否和任课老师有直接的关系。作为教师的我在教学之前总会细细的品读《课标》。明确《课标》对学段的要求,在此基础上认真钻研教材,把教材的脉络框架,目标要求,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做到在教学中胸中有数,有的放矢。每讲一课之前我总是想这堂课应怎样导入,怎样过度,怎样总结,才能是学生易于接受。先预设那个环节才能辐射全文,有效地统领对整片文章的感悟。有的课文不好讲,我总是反复看教参,学习优秀的教案,有时观看教学视频,这些对我的帮助很大。 

     五、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语文兴趣

     上好一堂课学生的兴趣情趣,精神状态很重要。在这一方面我的感受是课堂上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如,研究性学习。讨论时学习,小组内互动学习等等。其次是丰富教学内容。多利用小故事,有趣的事情穿插其中,吸引学生的兴趣。其次联系一些社会热点拓宽学生的视野。

     六、重视朗读教学

     诵读是架起文本与阅读之间的桥梁、朗读是我国语文学习的传统方法,也应是现代语文学习的一个关键环节。怎样在课堂中恰当运用朗读教学呢?我认为,教师应以身作则,范读,必不可少。范读能帮助学生正音,培养学生对朗读的兴趣,唤起学生的感情,可以丰富学生的词汇,有助于培养学生口头和书面的表达能力。有声有色的朗读,会加深学生对课文的印象,作品中的优美、准确、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尤其使学生着迷,范读传达着教师本人的态度,范读时的鲜明的爱憎,强烈地影响着学生,使他们的思想感情和教师发生共鸣。

     其次,在范读的基础上运用形式多样的读法,如:个别学生朗读,分组朗读,齐读,自由朗读,分角色朗读,表情朗读等。朗读的形式应该根据目的的不同而不同。

     七、重视语言的积累

     积累语言是写好作文的基础。(1)阅读理解促积累读是阅读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读多了,读熟了,才能加深理解课文内容,使课文的语言进入学生的心田,而只有在理解语言基础上的读,才会读有所值,读有所得。阅读教学中的语言积累要处理好阅读与理解两者的关系,让阅读、理解“两条腿”走路,让阅读、理解能力平衡发展,从而达到有效积累语言的目的。(2)迁移练习促积累。语言的积累是为了迁移运用。指导学生灵活运用课文中的好词佳句,成功片段,是深化语言积累的有效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迁移练习点,指导学生有机积累语言。在语言接受的初期,学生往往产生强烈的表达欲望和应用情绪,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加以引导,促成学生的语言运用。学生在学习语言时,往往是直觉的,一个词可以给学生一个灵感,一句话可以给学生一个启迪,而一篇课文能给学生带来一种情绪。(3)背诵是语言积累的重要训练途径。小学阶段是人生中记忆力最旺盛时期,小语教材中的课文又大多文质兼美,通过背诵,让学生积累大量的佳辞妙句,精美篇章,不断充实语言库存;并从背诵中领悟体味作者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匠心所在,悟得表达方法的真谛,这将使他们终生受益。(4)组织好课外阅读是落实语言积累的重要条件。《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了课外阅读总量和背诵篇数,列出了背诵推荐的篇目,这些规定为加强课外阅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所以,我经常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读书活动,指导学生读好书,多读书,井指导学生在读书过程中摘录好词语、好句子、好段落,写上自己的一些看法、体会(即这些好的词语、句子、段落好在哪里或为什么觉得它好)和读书日记,也组织读书心得交流会、报告会、朗读会和读书知识竞赛会。同时,我要求学生每周背两至三句自己在课外阅读中摘录下来的好句子,让学生积累更多的语言。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进行回复登录
技术支持: 时代之光 | 管理登录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