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期刊动态

专利信息

报刊博览

知识产权

最新征稿

出版资讯

活动预告

详细内容

让“开放型”教学激活政治课堂

时间:2014-04-26     作者:宝鸡中学 陈治儒【转载】   阅读

    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变封闭型教学为开放型教学,要主动运用一切资源,创设互动情境,调动学生的自主性,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使师生真正共享教学之乐趣。
    一、引入时政,给课堂添“活水”
    政治课是一门时代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脱离时代的政治课就是缺乏生机的一潭死水。多年的尝试,笔者认为时事政治教育可以水乳交融地“化”时政知识于政治课的基本观点和原理之中,把两者有机地统一起来。
    联系实地取素材。如在讲述“文化的地域性”时,笔者联系到宝鸡的“青铜之乡”、“炎帝故里”等本土文化元素,让学生变得更加热爱故乡;在讲述“当今世界的主题之一——和平问题”时,即联系了“朝鲜半岛的核冲突”现状;在讲述“价格变动的影响”时,联系了当前物价过高与市场的需求量之间的关系以及国家采取的相关政策。与此同时,还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观察、联系、分析、说明实际问题的能力,轻松愉快地形成对书本知识的综合、迁移、拓宽和加深,从而达到我们预期的教学目的和要求,使“理论联系实际”真正成为我们行动的指南。
    开辟“时事论坛”(高一高二每堂课5分钟)。通过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基本原理分析实践中的重大问题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观察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表达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由学生自己准备和主持,要求运用所学经济学、哲学原理分析学生关注的时政热点,如中美关系、中日关系、中东和平进程、“三农”问题、经济结构调整、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就业观等。
    二、教学互动,让课堂增“活力”
    举办辩论赛。真理愈辩愈明。根据课程标准,可以围绕“金钱是不是万能的”、“精英决策与民主决策谁更科学”、“文化创新是不是对文化的背叛”等话题开展辩论。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辩证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让学生在辩论中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观点。
    开展专题讨论。结合现实社会生活中的热点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老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经济学、哲学、政治学的基本原理分析,让学生共同探讨,发表自己的看法。师生双方通过平等探讨,畅所欲言,沟通思想,从而就某一问题达成正确认识,澄清模糊认识,纠正错误认识。如在学习因果联系的时候,笔者组织学生开展了“克隆技术将会把人类带往何处”,让学生在对克隆技术利弊的分析中,潜移默化地形成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和注意把握因果联系的意识,提高活动的预见性,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组织社会调查。让学生走出书斋、走向社会,才能让学生体会到理论不只是虚无缥渺的空中楼阁,而是来源于鲜活的社会生活。调查式的第一步是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调查课题,寻求符合实际的调查对象和调查步骤,明确社会调查的方式和方法;第二步是正式开展调查,掌握大量的和课题有关的数据和材料,并对之进行必要的分析和思考。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然后再一次走向社会,加以进一步的充实和提高;第三步是撰写社会调查报告,使书本知识得到检验和完善,也为认识社会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
    三、质疑导思,使思维被“激活”
    政治课教材中有许多看似浅显明白的道理,但学生未必能真正领会。教师可以借恰当的“问题”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使他们于“无疑”处“质疑”,产生新奇感和探索感,使思维向新的广度和深度发展。当然,教师的“问题”要提得准确,有一定的难度,又能使学生感兴趣。例如讲到《政治常识》中“我国公民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时,提出“自由的底线是什么”等问题;当讲到“我国经济建设遇到资金困难的问题”时,引出“能否靠多发行人民币来解决”的疑问,学生在分析中产生了分歧,教师予以引导,便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
    让学生参与制定活动方案。如“制定科学的理财方案”,活动目的是让学生运用高一经济学所学的知识,结合家庭经济收入或个人零用钱制定一个理财方案,培养学生运用经济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同学们回家后和家长商量如何把家里的经济收入进行最有效的投资,并分析每一种投资方式的优缺点。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许多家长改变了对政治课的传统看法,普遍认为这些活动非常好。
    四、运用媒体,让课堂更“形象”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且授课大部分在下午,学生的情绪不会很高。若能运用多媒体教学,不仅可以增大教学信息,还能在视觉、听觉上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刺激,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尤其像学习《生活与哲学》这样的知识模块,多媒体教学能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静态的知识形象化,无序的内容系统化,使枯燥的哲学理论不再枯燥,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记忆和理解。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教学,能给政治学科带来新鲜的气息,又似一种催化剂,给课堂教学增添了活力,一定意义上增强了教学效果。


技术支持: 时代之光 | 管理登录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