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期刊动态

专利信息

报刊博览

知识产权

最新征稿

出版资讯

活动预告

详细内容

历史课四步教学法

时间:2014-04-16     作者:山西省翼城县王庄中学 翟 信【转载】   阅读

     在历史课中,学生怎样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45分钟内完成学习任务?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历史课的特点,感到在每节历史课中,必须坚持四步走。即:第一步,学生看。第二步,学生思。第三步,学生说。第四步,学生写。学生看,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前提。学生思,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关键。学生说和写,是学生对所掌握知识巩固的完善和补充。
     第一步,学生看。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看课文,熟悉课文内容,了解课文知识要点,通过一遍、两遍反复地看课文,滤清课文层次结构,辨析课文知识脉络。了解本课大意,抓住课文每段的中心。掌握课文的重点句、句中的关键词。
     第二步,学生思。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在第一步的基础上动脑子,反反复复地琢磨、理解重点句、关键词。边理解边记,边记边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在记的过程中理解,理解和记忆二者是相互促进,相互配合、补充,相辅而行。学生的思考,也就是知识在头脑中消化、存留、储备的过程。在学生头脑这块土壤中让知识的种子萌动、发芽、到出土,再到长成小树。并有根有梢,有枝有节,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形象的知识树。并有条不紊地在头脑中组织起来,
     第三步,学生说。就是学生把存留在头脑中的本节课知识通过嘴说出来,说的形式可以多种,两个人互说,四人小组评说,站在讲台上讲说,通过说课文的知识点,就像蚕吃进桑叶再吐出丝一样,这样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加深和巩固。脑子就是收藏知识的大仓库,又是知识的加工厂,还是知识的转运站。在说每个知识点的过程中,就促使学生把课文知识在脑子里形成了条理化,结构化,完整化。说,就像平常说话一样,自然、随意。不拘束,不拿捏。把事件来龙去脉叙述清楚,把道理阐述明白,就达到了目的。通过说能使其他听的学生从中找到自己的不足,又能促进说课的学生对知识的巩固。
     第四步,学生写。说,只是口头语言,表达还不够,还必须用书面语言表达出来才行。尤其是世界历史中的地名、人名,字数不但多而且有些字怪癖、陌生。平时不多见到,不容易记忆。说出来拗口,写出来困难。难说难记难写。这就需要学生动手,写的形式是多样的,学生到黑板写,自己默写。有写就有查,学生自查,学生互查,小组查,老师查。写的过程中就会发现问题,就马上解决,就达到了目的,完成了学习任务。


技术支持: 时代之光 | 管理登录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