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体验,最好的学习方法时间:2017-03-13 执教内容: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搭石》 执教教师:陕西省千阳县南寨镇中心小学 张勇杰 创设情境,探寻全课主线 (教师出示四幅河流中的搭石图片) 师:溪水中一串串石头本就是一道风景,作者刘章是怎么写的?在文中找一找。 生:(齐读)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师:请快速默读课文,想一想全文围绕“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主要写了乡亲们哪几个生活画面? (生快速默读课文) 生:说搭石、铺搭石、走搭石、赞搭石。 师:第二至第四自然段中,作者描写了乡亲们的哪些活动画面? 生:铺搭石、走搭石。 师:再具体些,是谁铺搭石,谁走搭石,怎么走搭石? 生:老人铺搭石,乡亲们一行人走搭石,两人相遇走搭石,老人走搭石。 师:很好。能不能再具体简短些? 生:老人铺搭石,一行人走搭石,礼让走搭石,老人走搭石。 …… 借助画面,感悟人物之美 师:请找出老人铺搭石的描写,认真品读,然后想一想,你从中读懂了什么?将自己的体会批注在课本上。 (教师巡视,走到一个男生身旁) 师:你从中读到了什么? (生坐着不吭声) 师:那你再默读一遍。 (生默读) 师:你觉得这位老人是怎样的人? 生:(声音极小)关心别人的人。 师:很好,你从哪里看出他为别人着想? 生:他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都会找来石头搭上。 师:很好,把这几句圈起来,然后把你的理解写在课本上。 …… 交流体会,在碰撞中升华 师:我们思考一下,老人是一个怎样的人?他在铺搭石时会想些什么? 生:老人是无私奉献的人,他当时想,若不赶紧铺好可能会有人落水。 师:谁还愿意分享一下? 生:我觉得老人是认真的人。他当时可能在想:“我要是不把搭石铺稳,遇到腿脚不好的老人,一定会落水,深秋后溪水非常冷,他们会生病的。” 师:你从哪里看出老人认真? 生:“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师:你可真是个善于分析的孩子,我欣赏你。 …… 对比阅读,习得表达方法 师:刚才我们已经朗读了“老人铺搭石”这部分内容。那大家读读老师昨天写的,看看与原作者比谁写得好? (教师出示课件:上了点年岁的人,急着赶路,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生稍读后喊:老师写得好) 师:真的?太好了(得意)。 生:老师,您写的我觉得……读了有点不舒服(后几个字说得很轻)。 师:(吃惊)哦,怎么会这样?再比较着读读两段话,有何感受大胆说,老师写得到底怎么样?要敢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 (生沉默一会儿) 生1:老师写的没有刘章爷爷写得好。 生2:您写的语句有些粗糙。 生3:您写的不形象,老人为他人着想的品质表现不出来。 生4:您写的没有课文中的语言优美,读起来感觉干巴巴的。 …… 师:哦,那老师的这段话为什么会这样(故作吃惊)? 生:您写的没有了“无论……只要……一定……”这些词语,所以读起来感觉不舒服。 师:没有这些词让你觉得不舒服,具体点是…… 生:体现不出老人为他人着想的品质。 师:很好,还缺少了什么? 生1:您写的还少了“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老人认真负责的精神一下没了。 生2:您的语言粗糙,读不出老人的高尚,只是说明老人铺了搭石,而读了刘章爷爷的文字会让人感受到老人的高尚品质。 …… 师:大家说的都很好。由此可见,准确地用词可以起到深入表达人物品质的作用,我们在阅读中要善于寻找作者表现人物的关键性词语,细细地体味。习作中要善于向作家学习,准确、恰当用词。我们再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老人无私的品质。 得言得法,达到学以致用 师:我们身边也有许多美的画面:比如教室里有纸屑,某同学会主动捡起……请大家细细回想我们身边美好的画面,将下列内容补充完整:无论他(她)( ),只要( ),一定( ),再 ( ),直到( )才肯离去。他(她)觉得( )。 (学生写作、交流) 生:无论他多么急着回家,只要发现教室的门窗没关,一定停下脚步,关闭窗户,锁好门,再检查一遍,直到满意才肯离去。他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事。 …… 师:真是景美、人美、情更美!搭石是一道联结人们美好情感的风景,所以作者每每回忆家乡,觉得最美的还是家乡那平凡而美丽的搭石。这既总结了课文内容,又升华了情感,同时照应了开头。同学们,搭石无语人有情,只要我们善于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带着这种美的情感走向生活,你就会觉得生命更有意义、人生更加美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