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情感教学促进初中英语教学效果时间:2017-02-07 英语教学中,教师如果能正确把握情感教育,既可以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也能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那么,如何才能实施情感教学以促进英语教学效果呢? 一、注重培养师生关系,演绎情感教育 良好的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沟通、相互交流从而增强师生情感交融,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过程。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还能使学生感到朋友般的安全感和信任感, 促使学生更好地投入到英语的学习中去。 以言传身教,体现情感。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来说,都具有很强的感染性和示范作用。走进教室,教师应有一种责任感和神圣感,发自内心地自觉遵循职业道德规范,一丝不苟地教读每一个音节,讲解每一个知识点,耐心细致地解答每一个疑难问题;自始自终热情饱满,从而不知不觉地感染着每一个学生,鼓舞着每一个学生。 以尊重和理解,沟通情感。沟通和交流是维持师生情感的一条重要纽带。这里的“沟通和交流”,不只是言语的对话,它强调的是 双方“敞开”与“接纳”,是一种相互倾听、接受和共享中实现精神互通,共同去创造意义的活动。坦诚的真挚情感会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一种亲近感,所以就有了吸引力、影响力。 以无私的爱心,表露情感。对于学生,教师不应以教育者或长辈自居,而应将友爱之情施于他们。这样,他们就会敞开心扉,消除师生彼此对立情绪及情感障碍,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且能够在班级中形成一股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 二、充分利用教材内容,诠释情感教育 中学英语教材中的许多语言材料,反映了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各种喜怒哀乐的情感体验,同时也蕴含着作者的好恶情感和意图。教师应充分挖掘并利用教材中积极健康的思想情感因素,有目的、有意识地与英语教学结合起来,把教材中传递出的情感和学生激活的情感整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和掌握英语的同时受到思想感情的熏陶,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深入教学内容中的情感。这一环节在某种程度上相当于演员看剧本的过程。只有自己体验深刻,才能表演细致入微。情感教学中的备课与传统教学中的备课是完全不同,后者注重备知识性、技能性、思想性内容的课,而前者既要备体验性、表情性内容的课。在备情感性因素方面的课中,牢记一个要点:要使自己必须首先被这种情感打动、感染。 用言语来表达教学内容中的情感。教师上课时应充满激情,热爱学生,对学生抱有良好的期望,多给予学生肯定、赞扬和鼓励。 用表情来传递教学内容中的情感。英语作为学生的第二语言,缺乏的便是一种交际环境,这便要求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示范作用,课堂尽量多地使用英语,这可在课堂上形成英语氛围,以有助于语感的培养。耳濡目染,循序渐进,学生必会掌握这些语言。这样便能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三、优化课堂教学方法,激发情感教育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在教学方法上不断标新立异,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进行情景教学。教师应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条件,如实物、图片、录像、幻灯、模型、简笔画等,为学生创造一种学习英语的语言环境,将枯燥的、抽象的内容寓于一个十分有趣的、惹人探求的情景之中,使英语课堂教学形象化、趣味化、交际化,以增加学生对外语学习的兴趣。 使用多元化教学手段。 组织小组讨论、二人操练、多人表演、猜谜、唱歌等活动,激发和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听说交际能力,而且还能活跃课堂气氛。学生兴趣越来越浓厚,学习质量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注重学生“学”的过程转变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学”的过程,注重向学生能力的培养,情操的陶冶,智力的开发,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形成方面转变。例如:在学生学有关pollution(污染)的课文时,可让学生写调查报告汇报“污染”的来源和造成的实际影响。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锻炼了学生独立或以合作形式收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 总之,英语教学要取得成功,就必须充分重视情感因素的作用。作为中学英语教师,一定要学会在教学实践中挖掘积极的情感因素,积极探索情感策略的运用。(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曹集中学 熊莉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