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妨用“评价试卷”替代“评价手册”时间:2017-02-07 以往对学生的学段评价多是由班主任为学生写操行评语,或者填写“评价手册”,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没有参与评价的机会,只能处在“被评价”的地位。如何改变“被评价”的现状,让学生全面参与进来,既公平公正地评价他人(包括老师),也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呢?近年来,我们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索,并作了一些有益尝试。 以评价试卷代替评价手册 以下是我们“评价试卷”中的一些题目。 今年春季运动会中,我们班获得级部团体总分第( )名,这一成绩的获得,( )( )( )等同学功不可没,说句感谢他们的话吧:( ) 本学期在各类比赛活动中,你引以为自豪的一件事是( ),在活动中,你的自我评价是( )。 “评价试卷”题型有填空、选择、判断正误,连线、看图片说感想、阅读与分析、习作等。试题内容涉及学习、纪律、卫生、礼仪、安全、人际交往、课外活动等方面。把原先教师填写学生评价手册改为学生自己做“评价试卷”,目的在于力求使评价的主体和内容更加多元,使评价形式更加灵活,使评价交流更多向。 试题质量是关键 试题型评价的成效取决于试题的质量。为了使评价更全面、更具体、更有导向性,班主任须全面把握班级情况,深入了解、关注每一位学生。评价试题的质量能够反映出班主任班级管理水平的高低和能力的强弱。为了拟好评价试卷,班主任平时就要注意用心发现和记录,认真总结和反思。学生的周记、日记和博文,活动中的表现以及所取得的荣誉等都是很好的试题材料。例如我们的评价试卷中“阅读与分析”一题,所选用的阅读材料是学生的一篇周记。题目是《助人为乐错了吗》。文章是这样写的—— 几天前,我提前把数学作业给做完了。我们班里有一位同学想抄我的作业,我就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我本来以为给同学抄作业是在“助人为乐”,这位同学当时也很感激我。结果,她抄我作业的事竟被我们班的数学科代表给发现了,数学科代表就把这件事情报告给我们的数学老师了,数学老师却让她自行处理。她问那个抄我作业的同学,抄的作业是谁给的。那位抄作业的同学伸出手指向了我,我心里一阵发慌。我不明白,这件事又不是我的错,为什么要惩戒我?我不服气,要找科代表来评评理,她却说我给别的同学抄作业就是不对的。我真是想不通! 我们据此设置了3个小问题: 1.作者说:“我不明白,这件事又不是我的错,为什么要惩戒我?”你能解除他的疑惑吗? 2.假如你遇到这样的事情,你会怎么做?(要说真心话哟!) 3.作者真的是在帮助抄袭者,是助人为乐吗?说说你的看法? 我们认为,学生做评价试题的过程,也是了解和学习他人的过程,学生对他人、对班级事务关注得越多,做起试题来就越容易。学生在评价人、事、物的过程中流露出的思想和情感态度,也是教师了解学生、评价学生的很重要的参考和依据。 过程和参与很重要 我们用班级博客积累过程性材料,把班级中发生的事,跟学生聊天的记录、学生参加一些活动取得的成绩都发表在博客里。这样做,一方面能使教师自己有个备忘录,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及其家长了解班级,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关注他人,学习他人,关心班级事务,积极参与班级管理。学生对他人了解得多了,对他人的评价才更真实、更公正,同时也能很好的认识和评价自己。 一位学生曾这样告诉我:“做评价试题,能勾起我对发生过的许多事情的记忆,看到试卷上提到的那些班级中的人物和事情,感觉到很亲切、很熟悉。特别是看到提到自己成绩和荣誉的题目时,更是觉得自豪,增强了我的信心和勇气。” 评价试卷不划定分数,也没有“标准答案”。我们所看重的是学生答卷的过程和参与评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评价试卷收齐后装订成册,悬挂于教室黑板一侧,供学生们观赏和评论。班主任也可从中采集有关信息和征集民意,为班级多项评选活动和个案教育提供参考。 歌德曾说:“内容人人可见,涵义只有有心人得之,而形式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却是个秘密。”以“评价试卷”代替“评价手册”是我们在评价形式上的一次尝试,它综合了其他评价形式的诸多优点,使学生全面参与到评价中,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其中得以历练和体现,评价结果更透明,更有公信力,也在不知不觉中提升了班级凝聚力。 (作者单位:山东省潍坊市滨海经济开发区实验小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