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一个智慧型的思品课教师时间:2016-12-23 作为一名教师,只单纯的埋头教课,已远远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要做一名合格的教师,有没有教育智慧显得非常重要。思品课更应该让教学充满智慧。 一、做一个智慧型教师的必要性 纵观我们的教育,很大程度上缺乏智慧,具体表现在: 1. 学生的学习时间在向两头延伸。“顶着星星出去,踏着月亮归来”。 2. 校内时间被拼命挤占,大课间、体活所剩无几。 3. 牺牲学生的快乐,大搞题海战,把学生训练成做题的工具。 二、如何做一个智慧型教师 我个人认为教师采用的教育方式和每天的情绪,是造成学习气氛和情境的主因。身为老师,我可以是制造痛苦的工具,也可能是启发灵感的媒介。因此,教师的智慧尤其重要。 1. 要“用智慧去读懂每一位孩子”。教育是一门个性化很强的艺术,找不到一种通用的方法适用于所有的孩子。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都是一本独特的非常耐读的而又不易读懂的书,需要教师勤读、细读,用智慧与理性去读。 2. 要用智慧去看待学生的差异。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们要用智慧去对待差异。世界因为不同而精彩,学生因为差异才别具一格。欣赏差异,尊重差异。 3. 要用智慧的语言组织教学。智慧的课堂教学,很重要的一部分是老师语言的智慧,因为智慧的点拨,可以使学生茅塞顿开;智慧的讲解可以使学生恍然大悟;智慧的提问可以使学生产生灵感。表现为教育机智的智慧,可以化解尴尬。 4. 要用智慧的语言去批评学生。对性格豪爽的,可单刀直入;对性格内向迟缓的,要慢工出细活;对自尊心强的,要照顾面子;对好胜的,要先肯定成绩;对性情软弱的,要饱含鼓励和信任。 5. 要用教师的智慧去开启学生的智慧。要让学生从事智慧的劳动,用智慧的双手创造智慧的头脑,要让学生体验智慧的力量和创造的欢乐;要让我们的学生成为会思考、有智慧的人。 6. 要用智慧开展实践活动,践行积极生活态度。教育实践活动是学生全面发展、培养素质、爱好和天赋才能的根据地。思想品德课程有自己突出的思想性,怎样使学生将我们学过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并努力践行,我们必须将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通过与社会生活实践结合,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使教育与生活和谐统一,学习与实践和谐统一。多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如学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后,学生对主要矛盾理解不深,于是我引用了百姓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难事:买房难,低收入者只能望房兴叹;读书难,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看病难,医疗保健体制不健全,低收入者看不起病;就业难——许多大学生毕业后不能及时找到工作。学生感同身受,于是引出问题,小组学习,合作探究: A、这些“难事”反映了我国当前社会所处的历史阶段是什么? B、简要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表现有哪些? C、我国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是什么? D、解决这些“难事”的出路在哪里? 探究后学生能有效地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增加了对生活的理解。 教学过程就是一个合作交流的过程,教学中教师应多利用小组学习、活动游戏、走访调查等方式,促进学生的合作与交流,一方面能促进高效学习,另一方面也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合作的习惯、交流的能力,更好地推动学生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