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期刊动态

专利信息

报刊博览

知识产权

最新征稿

出版资讯

活动预告

详细内容

多元智能让美术教学绽放光彩

时间:2016-12-20     作者: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朱台镇高阳小学 杨 丽【转载】   阅读

美术课程标准为了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究性,按照学习活动方式把美术学习内容划分为四个领域,即“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这样的划分,把每个领域的目的、内容以及所要让学生掌握的技能技巧,各种能力的培养更清晰的呈现出来,有利于教师的教学把控和学生的自我调节。在儿童的美术活动中,我们既要将儿童天性中固有的同时又是美术活动所必需的这些智能特征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来,又要注意在发展其优势智能的同时,带动其弱势智能。

随着对多元智能理论的全面认识,两年来我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进行了探索,寻找着多元智能理论与课堂的结合点,努力使课堂成为创新火花不断产生、碰撞、交流的智能培养阵地,让课堂绽放“多元智能”的色彩。

下面我们就从实际的教学案例中来分析一下如何实现课堂的“多元智能”:

如《城堡》一课,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圆形、半圆形,用圆形、半圆形观察、概括景物,并利用它们画出简单的城堡图片。

开课时,我运用自己的语言智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行看图猜童画故事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感受语言魅力。接着,启发学生运用语言智能进行畅谈,有的学生简单的讲了《白雪公主》等童话故事,并进行了故事接力赛等等,这正是锻炼学生语言智能的好时机。

在欣赏环节,出示了优秀学生作品,让学生用语言去评价作品:你认为哪部分画得好,值得借鉴;哪里变成怎样会更好?学生们都争抢着发言。我想:语言智能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就是训练他们能说一句完整的话,学生只有说得出才能画得出。

美术课上的绘画活动,恰恰需要学生用图形概括结构,进而想象城堡造型和特点,最后才是在一张平面的纸上塑造立体的三维空间形象。这种组织画面的能力实际上就是每个孩子视觉空间智能的体现。

为了上好《城堡》一课,我让学生课下收集有关城堡的资料和童话故事,通过查图书、询问家长、朋友,更多的了解了城堡的结构。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们拓展了生活空间,学会了与人交往,这也是人际智能在美术课中得到发展的体现。

一节美术课将多元智能贯穿教育之中,主要体现在学生不同程度的课堂表现和发挥。回顾本节课的教学,我从兴趣入手,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形式,以探索与实践、欣赏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步步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使学生掌握了城堡造型的方法,让学生体验到创作的快乐。学生最大的收获就是自己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了问题,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这更是对学生自知即自省智力的一种培养模式。

教育的重要目的就是要发挥学生蕴藏着的创造潜能,设法激发学生去寻找、去发现、去创造的热情。在这样的合作学习过程中,善于交际的孩子可以做组织工作,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启发大家联想,空间感发达的孩子,可以担当组织画面的任务,而这种共同的合作学习无形中又培养了孩子的人际交往智能。

人际交往智能和自我认识智能好像与艺术关系不大,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与人的感情活动具有紧密的联系。艺术三大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它的情感性。艺术的重要社会功能之一是人际交流功能。孩子们参与本课活动的过程,例如创作、观察、感受、鉴赏,都是一种交流。这样的活动安排也是孩子认识社会、认识人生、认识他人的重要途径,所以美术教育在培养人际智能、自我认识智能中就理所当然发挥了它的优势。

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每个人的智能组合是不同的,所以每个孩子了解事物的方法,理解、感受、表现美术的方式都有所不同。我们的美术教学应该吸收多元智力理论的精髓,多角度、全方位的育人。教师应寻求一种复合、多变的方法,来满足学生不同学习方式的需要,使得每一个孩子在原有基础上能找到施展自己才华的途径。我想,立体的、多元的小学美术教育一定能让我们的学生具有更全面均衡的发展。


 

技术支持: 时代之光 | 管理登录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