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期刊动态

专利信息

报刊博览

知识产权

最新征稿

出版资讯

活动预告

详细内容

略谈艺术类课程整合

时间:2016-12-16     作者: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朱台镇高阳中学 李国栋【转载】   阅读

课程是学生发展的重要载体,国家课程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给出了一定的方向性指导,为了更高效的落实国家课程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对艺术类课程进行整合。

一、理解艺术学科性质、学科素养、学科基本思想,做到有的放矢。

课程性质:美术课程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具有视觉性、实践性、人文性、愉悦性。音乐以其多元化形态展现其人文性、审美性、实践性。

艺术素养:

1. 培养学生演唱的能力,让学生在歌曲演唱中提升自己的自信心,树立一种积极的人生价值观。

2. 通过对美的鉴赏,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鉴赏美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艺术感知能力。

3. 通过对美的创造,开启学生心智、发展想象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4. 使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

5. 通过美术学习,丰富学生情感,美化学生心灵,使学生情感境界得到升华,美化学生内心世界,促进学生人性发展。

基本思想:歌曲演唱的思想;乐曲欣赏的思想;乐器演奏的思想;音乐创造的思想;“欣赏·评述”思想;“造型·表现”思想;“设计·应用”思想;综合实践思想;直接认知与间接认知思想;德育渗透思想;整体观察与局部处理思想;形象记忆与想象创作思想。

二、解析课程标准,抓准教育教学目标。集中解读课程标准,根据社会对学生提出的要求,结合我校学生现状制定可行的艺术教学目标,为课程的整合及实施提供依据。内容如下:

1. 了解形、色、肌理、空间和明暗等美术语言并加以运用。

2. 了解主要的设计类别、功能,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多样与统一等组合原理。

3. 初步了解中外美术发展概况,多角度欣赏和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质、形式和内容特征,获得初步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增强集体主义精神。

4. 提高审美能力,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培养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

5. 培养对艺术的学习兴趣,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

三、课程内容分析与整合。以艺术教育教学本质为根本,以课程标准提出的教育教学目标为指导,深入分析艺术课程的教育教学内容,将艺术学科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内容进行融合;将艺术学科国家课程及其他学科内容进行融合;将艺术学科国家课程与学校课程进行融合,由全体教师实施,从教育的角角落落渗透美育教育,切实提高美育教育的实效性与整体性。

四、推行实践,逐步完善评价机制。通过案例研讨和行动研究推行课堂实践,不断提高课程整合的实效性。通过实实在在的案例研究,让教师从中领悟课程整合、实施与开发的重要。行动研究使教师在课程整合建设中自主探索,积累经验,不断提高驾驭课程的能力。要深入研究课程整合的评价机制,保证课程整合的实效性。


技术支持: 时代之光 | 管理登录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