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学生喜欢上舞蹈啦啦操时间:2016-12-16 舞蹈啦啦操作为一种新兴的运动项目,不仅具有锻炼身体、发展协调性的作用,同时可以增强学生凝聚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坚持不懈的品质。应该说,舞蹈啦啦操是一项极具价值与魅力的运动项目,那么如何让学生喜欢上舞蹈啦啦操呢? 一、提高学生学习啦啦操的兴趣 每一项运动项目的基础学习都是枯燥的。舞蹈啦啦操也不例外。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需要寻找一些方法和途径来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一)学生都有自己爱听的流行音乐,对此,教师可以了解学生比较喜欢的音乐或者近期比较流行的音乐都有哪些,选取一些节奏合适的音乐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并且经常更换新的音乐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因此,搜寻合适的音乐并且能够及时掌握当下音乐的流行趋势,是每一位啦啦操教师应具备的能力。 (二)在动作教学过程中,可以进行分组教学,或者以小组比赛的形式活跃课堂气氛,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三)创编一些需要2名或者多名学生配合完成的趣味性素质练习,这样不仅利于学生间的交流,提高凝聚力,同时还可以增加学生练习的趣味性,降低学习的疲惫感。 (四)每节课的结尾可以加入评选“课堂之星”的环节,选出练习最努力和最优秀的学生,以积分的形式在学期末进行奖评。这样不仅鼓励学习较慢的学生,还可以在学生间形成良性竞争,加快学习进度。 针对高年级的动作教学,还需要注意选一些比较阳刚,适合男女生共同完成的动作,避免一些过分体现女性特征的动作,以防男生在练习过程中产生尴尬或抵触心理。 二、提高学生的协调性,保证整体教学进度 舞蹈啦啦操是一项对协调性要求较高的运动项目。在教学过程中,经常遇到许多学生动作不协调,学习进度较慢,甚至出现反复教学依然无法使其掌握的现象,从而影响了教学整体进度。这些学生大多受一定的遗传因素影响,属于先天协调性较差,并非学习态度问题。遇到这样的问题,教师首先要有极大地耐心,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越着急,学生的学习效果越差,教师应以鼓励为主,必要时可对这部分学生进行私下辅导,或者给学生一定的自由练习空间,让学生跟自己临近的学生互助学习,以此让学习快的学生带动学习较慢的学生。这种方式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当教师在教学时,有些学生会出现一定的紧张心理,在紧张状态下学习会影响学习效果,而当学生互相教学时,学生的状态比较放松,而且他们沟通起来更熟悉方便,因此,有时学生互相教学的效果反而会比教师教学的效果更好。 除了学生互相教学的方法,在日常的教学中,还可以安排一些帮助学生锻炼协调性的练习内容以辅助教学。 (一)单个动作重复练习 1.手臂相向大绕环。由身体直立、两臂上举的姿势开始,一只手臂沿轴直臂从前向后绕环,同时另一只手臂沿轴从后向前绕环。 2.连续纵跳。两脚并拢向上跳起,落地后立即再次跳起。 3.跳转体。两脚并拢向上跳起,起跳后,身体向左(或向右)转体180度落地,手臂落放在身体的两侧维持身体的平衡。 (二)动作组合式练习 1.俯卧撑跳起转体。由俯卧撑姿势开始,两腿蹬地向前收腿屈膝呈蹲地姿势后向上跳起,两臂带动身体向上跳起,同时在空中转体90度-36度(根据个人情况而定)。衔接下一个动作时,要迅速屈膝下蹲,在双手即将撑地同时,两脚向后伸直蹬地,呈俯卧撑姿势后继续重复以上动作。 2.全身波浪起。身体直立,两脚与肩同宽,先做直脚体前屈,然后依次进行向前屈膝(收腹、含胸、低头),再依次向前顶髋、挺胸、抬头,两臂向前绕环,连续练习。 (三)非习惯性动作练习 所谓非习惯性动作练习,就是找一些学生平时练习较少的、做起来“别扭”的动作让学生进行联系,从而发展学生的身体协调性。 通过以上教学问题的分析可以发现,在舞蹈啦啦操的教学中需要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并且要用心设计,这样课程才可以变得生动有趣、丰富多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