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期刊动态

专利信息

报刊博览

知识产权

最新征稿

出版资讯

活动预告

详细内容

劳动教育要“活趣实新”

时间:2016-12-15     作者:湖北省南漳县武安镇西关小学 王志 龚志芬【转载】   阅读

劳动教育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协调发展,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劳动教育教学实践,认为要从四个方面着力。

一、科学处理教材,立足“活”

一是灵活地调整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面向全省而编的,有一些教学内容与我们本地实际有差距,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发展实际以及季节时令的变化等,对部分教材内容打乱授课顺序,进行适当调整、重组。如,我在教学四年级下学期和五年级上学期的内容时,把四年级下学期教材中安排的《木制飞鸣板》《小方桌》《制作相框架》和五年级上学期教材中安排的《认识木工工具》《简易书立》《自制书架》《修理课桌椅》等内容打乱顺序,把它们合并为一个大单元,按梯度重新排列,形成一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系统,使学生们学得更加扎实有效。二是大胆地取舍教材。如,在教学《炒花饭》《叠被子》等一些劳动知识技能时,安排学生在家里完成,把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写在家庭与学校联系单上,由家长配合完成。节省下的时间,充分利用本地的优势资源,侧重于教学生的腌制金黄冠辣椒、香菇的栽培等有地方特色的劳动知识和技能,这样既完成了劳动技术教育的的要求,又培养了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优化教学过程,呈现“趣”  

兴趣是儿童认知需要的情绪表现,是儿童探求知识的心理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在激发学生的兴趣上下工夫。一是巧妙导入激趣。精心设计导言,用故事法、成果展示法、游戏法、谜语法等,激发学生对学习新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二是科学安排教学环节激趣。小学生天性爱玩,如果把劳动与技术教育寓教于玩,让学生玩玩、做做、学学,就能事半功倍。三是优化教学方法激趣。游戏和竞赛是小学生最喜欢的形式,在教学时,我们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开展各种各样的劳动游戏和竞赛,比如,帮助同学系鞋带、缝纽扣比赛、比比谁的课桌最干净等等,让学生在喜闻乐见的形式中学到知识,提升能力,受到教育。  

三、搭建实践平台,突出“实”

我们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为生搭建好三个劳动平台。

1. 搭建学校劳动平台。我把班上的卫生区和教室以及厕所和花坛的劳动任务细化,划分成42个劳动岗位,让每个同学承担一个劳动岗位,这些岗位一月一轮换,一评比。同时,还号召学生开展“捡一捡”(地上有纸屑就捡),“擦一擦”(课桌、黑板、门窗、墙壁脏了就擦),“扫一扫”(地上脏了就扫),“放一放”(把纸屑放进塑料袋),“洗一洗”(抹布脏了就洗,劳动结束后洗手)等活动。

2. 搭建家庭劳动平台。与家长通力协作,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家务劳动,如洗碗、扫地、拖地、洗衣等,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培养爱劳动习惯,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3. 搭建基地劳动平台。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与周围的社区、村委会加强沟通和协调,因地制宜搭建班级劳动实践基地。我班先后搭建了花卉苗木实践基地、大棚蔬菜基地等劳动平台。并根据劳动与技术课的安排,定期带领学生到田间活动,如认识蔬菜,参加摘菜、摘果、扒苞米等等力所能及的劳动。这样就使得学生劳动情感、态度,认知和技能在实践中得到切切实实的训练。

四、建构多元评价,着眼于“新” 

采取多元的评价方式:一是评价主体多元。以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家长及社会辅评、老师总评等方式激励学生感受学习成长的乐趣,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二是评价方法多元。在平时的劳动与技术课堂上,采取口头评价和劳动成果展评相结合;在重大劳动竞赛活动中,用等级+特长式评价方法;学生在家里的家务劳动,则采用表格式的星级+家长简评;在每学期结束时,评选班级和学校“十佳劳动小标兵”和“最佳小巧手”。这些不同的评价,既让不同的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又激发了他们的劳动热情。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进行回复登录
技术支持: 时代之光 | 管理登录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