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反思时间:2016-12-01 教师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主导力量,他们对教育改革的理解、认同和参与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育改革的成效。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对教师专业化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那么如何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我认为要做到学习、研训、反思。 一、加强学习,构建学习化学校 1. 学习新课程理论,培养新课程的实施能力。以课程标准和教师的学习体会为主体,开展全方位的校本研修活动。我校利用集中学习和教师个体性学习等方式,进行新课程理论、案例教学、研究性学习、反思教学等方面的学习。 通过学习,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学校课堂教学焕发了勃勃生机。学校教师无论是教学设计还是课堂教学,都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行为和教师思考。扎实有效地学习,为学校课堂教学带来了显著的变化。 2. 开展读书活动,让学习成为习惯。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主动发展,才能使学校充满活力。学校搭建平台,让学习成为可能;营造氛围,让学习成为习惯;建立学习制度,从制度上有效推动教师学习习惯的养成;坚持进行教学后记的写作,引导教师对日常教学进行反思,形成反思习惯;开设教师论坛,交流学习体会,提升教学经验,促进自我发展。 通过学习和交流,促进了教师的更新意识,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观念更新了,思路清晰了,视野开阔了,心态平和了,修养提高了。 二、研训结合,提高教学质量 教育教学质量是一所学校的门面。只有教学质量得到保证,学校发展内涵才能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就能够得到验证。所以,我们把校本教研与校本培训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1. 以校本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化提升。首先搭建教师理论学习的平台。邀请县教研室教研员来校讲座、听评课,和教师座谈,指导教育教学实践。第二搭建教师交流的平台,促进教师间的探讨与对话,开展教师讲座、听评课、专题教研等活动,使教师在思维的碰撞中产生认识上的升华。第三搭建教师展示的平台。学校结合六项技能大练兵活动,开展说课、诵读、三笔字、课件制作、实验操作等活动,充分展示了教师蕴含的个人潜质,极大地促进和提高了教师专业技能水平。 2. 以校本教研落实课堂教学研究。校本教研是有效实施高效教学、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依托。在每学期初,全校确定一个总的教研主题,各教研组制定教研计划,设计教研子课题,教师根据学校制定的大主题和自己教研组的子课题,依据本班的实际开展研究,定期以公开课的形式就该课题研究情况向教研组做汇报,并为大家做本课题的专题讲座。教研组结合公开课的实施情况也向教师提出建议,以便更深入地做进一步的研究。同时学校组织校级创优课、组级研讨课、家长开放日、学访交流课等活动,切实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技能。 三、善于反思,提升能力。反思是教师自我提高的一种有效形式,我们鼓励教师大胆创新,不断反思,把教育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及时记录下来。教师在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反思中,不断获得体验,积累经验,改变做法。同时,我们要求教师认真观察学生生活中的行为和反应,互相切磋,共同商讨,不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的能力。 总之,教师通过学习,校本研训,反思不断充实自己,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从而实现学生和教师共同进步,教师和学校共同发展的愿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