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期刊动态

专利信息

报刊博览

知识产权

最新征稿

出版资讯

活动预告

详细内容

关于两块馒头的微班会

时间:2016-12-01     作者: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绿杉园小学 黄 斐【转载】   阅读

班主任老师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现在的孩子越来越有自己的思想了,班主任工作,特别是德育工作遇到了越来越多的挑战。

有的老师上午批评学生严厉了点,结果下午轮胎就被扎了。老师们常发出这样的感慨:“现在的孩子太难教育了!”

面对这样的现状,我常常思考:问题出在哪里呢?其中一个原因,我认为是:讲道理式的说教进入不了孩子的内心。那怎样才能让教育触动孩子的内心呢?我一直在探索,最近经历的一个案例,给我极大地启发,以下是我记录的教育笔记:

今天中午带着学生在餐厅吃饭,吃完饭后,一位同学来告诉我:我们班的垃圾桶里有两块馒头。我赶忙过去看,只见一大一小两块馒头赫然躺在垃圾桶里,我皱起了眉头……

以前我曾用说教的方法讲过很多次:要爱惜粮食,不能浪费。但现在的孩子衣食无忧,不知道粮食的来之不易,中午吃完饭后垃圾桶还是常有丢弃的馒头,扔馒头的同学也总找不到,这令我深感遗憾。

这次同样的事情又上演了,我该怎么办呢?看来只是说教根本触动不了孩子的内心。我思考片刻,一个特别的主意突然闪现脑际,于是我把那两块馒头挑了出来,带回教室。

教室里,同学们都坐好了。大家都看到了这两块馒头,脸上表情各异。我明白,如果现在问是谁丢的,不一定能问得出来,所以要做好两手打算。

我首先问:“同学们,浪费粮食对不对?”同学们答:“不对。”然后我说:“虽然扔馒头不对,但是知错就改就是好同学,这是谁仍的?”这时,一位同学犹豫地举起了手,是穆文倩。我便问:“哪块是你扔的?”她咬着嘴唇指了指大的那块,然后把头低得很低。我高兴地说:“虽然浪费粮食不对,但是她敢于承认错误,大家要向她学习!”穆文倩低着的头抬了起来,眼中满是吃惊。我示意她坐下,然后我拿出那块小的问:“这一块是谁扔的呢?”班里死一般的寂静。不出所料,看来这次得用非常办法了。

半晌,我指着那块沾满灰尘的馒头说:“它虽然脏了点,但是并没有什么错,我们不能扔掉。”然后,我把它一点点剥干净,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把它放到了嘴里,并且吃了下去!全班同学眼睛瞪得老大,满是震惊的表情!我想:承认错误是件需要勇气的事情,我这样做丢馒头的同学心中应该有所触动吧,或许会有意外的结果出现。

当天,我布置每人写一篇日记。第二天,我发现几乎所有同学都写了馒头一事。穆文倩是这样写的:“当看到老师拿着馒头走进教室,我的心怦怦跳了起来,背上冷汗直冒,我真后悔丢掉那块馒头……最终我决定承认错误,可是当我承认之后,老师却没有批评我!我真的后悔极了,这小小的一块馒头也来之不易,我怎么能随便扔掉呢?因为那块小的馒头没有人承认,老师就当着我们的面把那块小的馒头剥干净,并且吃了下去。我真为那位同学感到羞愧,犯了错就得承认,干嘛不承认呢?”而最终,那位扔馒头的同学也在日记中现身了。他这样写道:“我当时怕极了,感到手有千斤重,怎么也抬不起来。但是当看到老师把我扔的馒头吃掉时,我心里羞愧极了,我恨自己当时没有勇气站起来承认错误。对不起老师,我知道错了,以后我吃多少拿多少,再也不扔馒头了,您能原谅我吗?”

就这样,事情水落石出了,教育效果也起到了。我心中有说不出的高兴。

从那以后,我们班的垃圾桶里再也没出现过馒头。

“身教胜于言传。”这话的确不假。这次大胆地尝试证明了身教的巨大力量。这件事过后我又运用了几次相同的手法,均起到了不错的效果:垃圾桶外有乱扔的垃圾,我就带着同学们捡进去,有同学老说脏话,我就特别注意对他多用礼貌用语……慢慢地,很多同学的面貌发生了转变,班级也好管了。

真正的教育,应该是有生命力的教育,真正的教育,应该能影响孩子的一生。让我们的德育工作少一些“说教”,多一些“身教”,让德育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



技术支持: 时代之光 | 管理登录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