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播放情境课文记忆中的故乡。 2.请学生诵读课文第一段,领会本文的诗意和情感。 3.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1)如何理解本文的标题? 点拨:这一标题是比较独特的,其要点在于“誓言”。从文章来看,这誓言是作者对着土地发出的。作者在文章末尾壮怀激烈地发誓:“我要回到她的身边……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 ──或者我的坟前。”这种掷地有声的誓言读者自可强烈地感受到。因此,这一标题应该理解为“面对土地发出的誓言”而不是“土地自身发出的誓言”。 (2)结合课文内容及你对东北地区的了解,交流东北印象(包括历史与物产)。 提示:“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 (3)文中哪些句子或词语最能表达作者的感情?深情地朗读这些句子,然后谈谈你的理解和体会。 点拨:例句:“对于广大的关东原野,我心里怀着炽痛的热爱。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 4.播放微课如何做圈点批注。 5.研读课文第二段。 播放情境课文故乡·母亲,画出课文中令我魂牵梦绕的故乡生活。我对故乡的土地发出了哪些誓言? 提示:故乡的生活:“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棵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留着我的手印……” 誓言:“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 或者我的坟前。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