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期刊动态

专利信息

报刊博览

知识产权

最新征稿

出版资讯

活动预告

详细内容

广东佛山顺德乐从中学课改掠影

时间:2016-04-10     【转载】   来自:广东佛山顺德乐从中学   阅读

     位于广东省佛山市的乐从中学是一所因课改而为人们熟知的学校。有人说,这是一所课改成功的名校,乐从中学不仅创造了具有校本特色的“和谐课堂教学模式”,而且高考升学率连年攀升,2014年高考重点上线人数在顺德区21所学校中位居第六,在镇属同类学校中名列首位,与此同时,每周来自全国各地的来访者络绎不绝。

    在课堂教学改革之外,乐从中学作出了很多新的探索,他们在优化课堂教学流程的同时,开发建设了“社团活动课程”,并着力打造具有“创新精神”的团队文化。走近乐从中学这个教师团队,你会发现他们似乎始终处于创业的激情状态,他们有清晰的使命感和发展愿景:他们要办一所学生喜欢的学校。

    课改,在摸索中前行

    2008年,曾盛华就任乐从中学校长。一上任,这位热爱思考的校长就带领班子成员开始规划学校未来的蓝图。作为一所十分普通的镇属中学,乐从中学看准了三大目标:第一要办学效益,第二要教育均衡,第三要特色发展。学校想改头换面,必然要动及根本,因此曾盛华校长将矛头直指课堂教学改革。在借鉴学习他人、结合自身特点的基础上,学校提出了课堂改革的总体模式——“和谐课堂”,并扎扎实实地推进了“教改三部曲”:有效课堂——高效课堂——和谐课堂。

    课改刚刚推行不久,老师们就在课堂实践中发现了实实在在的问题。于是,学校先是分批安排骨干教师远赴课改前沿阵地——山东、北师大、华东师大等参观学习。在外出考察中,老师们带着问题,从早到晚一直蹲点学习,不仅解决了第一批示范课中出现的问题,也转变了其他老师的思想观念。在此基础上,学校邀请专家学者来校开展讲座,加深教师对课改的理解。学校高度重视集体备课,出台了一个雷打不动的规定:以学科为单位,每周组织一次集体备课活动,做到“四定”——定地点、定时间、定中心发言人、定研讨主题。集体备课常态化,使老师们习惯成自然,无论什么场合都会不由自主地谈到课改。

    从“摸着石头过河”到“驾着小船渡江”,从“移花接木”到“自育秧苗”,乐中的课改在汗水中成长,在弯路中成熟,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了自己的课堂体系——“和谐课堂”。

    课堂,在和谐中高效

    一种教育思想要以一定的教学方法来实现,一种教学方法要以一定的教学方式来体现,一定的教学方式要以一定的教学流程来固化。

    乐从中学的课堂教学流程是:导—学—研—展—评。这样的教学流程被称为“和谐课堂五环节教学模式”,经过几年的实践证明效果显著。

    “和谐课堂五环节教学模式”是以导学案为载体,以教师指导为主导,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探究、交流展示,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学生根据导学案,首先进行预习,认真阅读教材,了解教材内容;然后,根据导学案要求及设置的问题,探究学习内容,交流、展示学习成果;最后,学生根据“成功导案”上提供的检测题,巩固所学知识,当堂过关。学习过程中,学生可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见解,师生、生生共同研究学习。

    传统课堂有句“名言”:“想要给学生半桶水,老师首先得有一桶水。”然而,为什么给的一定是水呢?为什么不给学生工具,告诉他们怎么找水、怎么打井呢?乐从中学的和谐课堂就是这样一个注重方法的课堂。在这里,同学们会听课了,全神贯注、聚精会神;会说话了,落落大方、侃侃而谈;会表达了,铿锵有力、有滋有味;会展示了,角色投入、体验深刻;会学习了,会合作了,会思考了……

    7年来,乐从中学以“以人为本”的精神推动了“和谐课堂”的落地、生根、发芽。这期间,课改得到了当地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以及全体师生的鼎力配合。如今,课堂教学改革已在乐从中学的校园中花开遍地,呈现出丰硕的成果,吸引了无数教育同行的关注。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进行回复登录
技术支持: 时代之光 | 管理登录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