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期刊动态

专利信息

报刊博览

知识产权

最新征稿

出版资讯

活动预告

详细内容

小学音乐课要注重情感教学

时间:2016-04-10     作者:王雁珺【转载】   阅读

    音乐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学问,它的组成部分很多,其中歌唱艺术是音乐的主心骨。作为一名在一线的音乐老师,我深刻地体会到:孩子们都是爱唱歌的,都爱把自己最美的一面展现给大家。那么,怎样来帮助他们展现自己呢?这是我们音乐老师需要努力的目标。

    兴趣是调动思维、探究知识的内动力。记得有位名人曾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可见一个成功的导入,是一堂成功音乐课的关键。

    一、运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学习歌曲的热情

    学生认识音乐主要是依赖听觉、视觉的共同感知来完成的,网络多媒体课件就是个很好的平台。网络多媒体音画俱佳,形象又逼真,既活跃了音乐课堂的气氛,又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丰富课堂教学手段,使音乐从空洞乏味的听觉艺术与视觉艺术相结合,能使学生全神贯注地投入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如《过新年》一课中,我从网络媒体上收集各族人民欢庆佳节的热闹场面:放鞭炮、扭秧歌、敲锣打鼓、舞龙、舞狮、灯谜会等等,这些给学生带来了无比震撼的视觉感受,能够从正面直观地了解过新年的喜庆场面。在欣赏画面的同时,如果再附上背景音乐《过新年》,就更加拉近了学生与音乐的距离,让他们仿佛置身于画面的场景中,增加了许多身临其境的亲切感。这样既引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增强了他们对各民族各地区人民的了解,课堂教学充满了动感,学生可以在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中快乐学习。

    二、妙语激情,以情感人

    俗语说得好:“言为心声,音为心语”。美妙的语言是音乐艺术的基础与核心,也是音乐的魅力所在。

    情感是包括音乐在内的任何艺术的组成部分,古语曰:“诗言志,歌咏言”。这已明确指出了情感在音乐艺术中的地位与作用。我们常说,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任何艺术都以自己特定的形式和技巧更集中更强烈地反映生活,当然,也通过特定的形式更集中更强烈地表现人在生活中的情感。因此,情感与形式在任何艺术中都是固有的、内在的、不可缺少的成分。没有情感,只能像钟摆一样机械地表达作品的形式含义。那么,这样的演唱就是乏味的,难以打动听众的。

    歌唱方法的定义复杂、抽象,不同时代的社会生活演变了多种唱法,学生更是难以理解。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我使用了听唱和观察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听唱,学生熟悉了歌曲的节奏、旋律、风格,对歌曲的歌唱有了一个感性认识。在这基础上进行再歌曲的学习,通过观察老师或同学的歌唱状态,找出演唱时的特点和变化,这样学生对歌曲的歌唱就有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一个飞跃。如在教学歌曲《小宝宝睡着了》时,我要求学生欣赏歌曲的同时,体会歌曲里温柔、甜美的感情。这样,我在轻声范唱时,配上摇宝宝的律动,这时,一些同学就会跟着我微微晃动或轻声哼唱。他们会从中发现我演唱时的歌唱变化,然后再自己探究歌唱技巧。

    三、创新知识

    在歌唱教学中,以旧知识发掘新知识,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创作运用,可以使学生在创新能力方面得到培养和提高。我在教学时,经常用为歌曲编创或者用打击乐器为歌曲编创伴奏,甚至让他们根据音乐内容自创音乐舞蹈。学生们自编自演自唱,兴致勃勃,提升与拓展了歌唱能力。

    总之,我们在音乐声乐教学活动中,必须在教授学生的歌唱技能技巧的同时,注重“情感教学”。利用课堂教学的集体活动形式,采用情趣盎然的审美方式,接受情感信息,来得到潜移默化的情感教育和审美熏陶。要想让学生在愉悦的心情中得到美的享受和教育,提高学生的素质,只有当教师与学生的情感真正地投入,才会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充分利用各种手段让学生听了还想听,唱了还想唱,学了还想学,一起探索,共同发展,努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进行回复登录
技术支持: 时代之光 | 管理登录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