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期刊动态

专利信息

报刊博览

知识产权

最新征稿

出版资讯

活动预告

详细内容

也说“师爱无疆”

时间:2015-09-04     作者:重庆大学 成燕【转载】   来自:中国教育期刊网   阅读


  有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我说:“只有真爱才能被接纳,只有被接纳的爱才有效果。”

  回想我的小学、初中阶段,我发现教过我的那些老师们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真心实意地爱护学生,信任学生,关注学生的全面成长和发展。

  我的这些老师中,有把家里大大小小的衣服抱到班里让学生穿的,有带着一身重病坚持上课、不耽误学生听课的,有带着孩子对学生进行家访的,也有将染上网瘾的学生带到自己家里一住就是半年的。老师们的这些付出都基于一点,那就是,对学生真心实意的爱。

  因为爱,他们相信每一个学生;因为爱,他们把发展的机会留给每一个学生;因为爱,他们多鼓励、少批评;也因为爱,他们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每一个学生。

  老师对学生的爱又会赢得学生对老师的特别爱戴。为回报老师,学生把爱戴变为动力,努力学习、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如此良性循环,其基础还是爱。

  张丽莉老师是一曲爱的赞歌,它的序曲应该是已经去世的霍懋征老师。陶行知老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信念,影响了几代为师者。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全国十佳师德标兵林崇德,是一位受人敬仰的典范。在他看来,老师对学生的爱是师德的核心和灵魂。他说:“师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计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没有血缘关系的爱,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一视同仁的爱。”

  学生只有接受了这种爱,才能“亲其师,信其道”,教育的效果才会好。林崇德老师从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先后送16个博士生出国,15个都按时回来了。别人感到很奇怪,因为当时三分之二的留学人员都不回国,而他的“回收率”却这么高。学生们的回答是:“我们是冲着林老师回来的。”林崇德老师说:“人心换人心,半斤换八两。”

  具有教育效果的师爱必须是真爱,并且是被学生接受的爱。林教授还集中某市的100位教师,做了一次调查。调查问卷里有这样一个题目:“你是否爱你的学生?”答案从“非常爱”到“不爱”共有5个等级,90%的教师都选择了“非常爱”。然后,林教授又分别集中了这些老师的4000个学生,问他们“是否感受到了老师爱自己”,答案也分为5个等级,结果却只有不到10%的学生选择了“非常爱”和“爱”。林教授说:“我们由此认识到,被学生接受的爱是很不容易的。”

  只有被学生接受的爱才是真爱,只有真爱才能为学生所接纳;只有学生感受到了师爱,教育才会有效果。


技术支持: 时代之光 | 管理登录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seo seo